国际新闻
1.乌克兰变局引发能源阵痛
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至欧洲天然气管道 (来源:新华网)
枪声、硝烟、呼喊、流血,暴力冲突升级政治洗牌,10年前的橙色革命在乌克兰再度上演。这突如其来的变局让外界始料未及,让在夹缝中生存的乌克兰前途难料,更为全球能源市场带来阵痛,亚欧能源版图或将在战火中重塑。
乌克兰拥有欧洲第三大页岩气储备,约42万亿立方英尺。2012年5月,乌克兰政府选择壳牌和雪佛龙作为项目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两处潜在的页岩气田,并帮助前者升级改造能源设备,推升国内产量,从而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同年8月,埃克森美孚与壳牌获得了位于乌克兰黑海海滨Skifska油气田的开采权,预计总投资为100亿美元。雪佛龙也与乌政府签署了开发Oleska页岩项目协议,预计投资4亿美元。
乌克兰变局后,彭博社报道称,乌克兰变局已经令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公司考虑放弃在乌项目,取消与乌签署的能源钻探协议。另外,最令外界担心的就是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问题。
2.马国油与台湾中油签署两新LNG供应协议
据挪威媒体2014年3月6日吉隆坡报道,马国油日前与台湾中油签署了两份新的LNG供应协议。根据新协议,马国油将在6年的时间里每年向台湾中油供应260万吨LNG。第一份供应协议计划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实施,而第二份供应协议将在2015年启动。
马国油6日没有透露这两笔交易的商业条款,但是,马国油说,该公司将从其位于沙捞越州民都鲁的LNG联合体以及“其他供应源”向台湾中油供应LNG。
马国油通过一项20年的合同自1995年以来一直每年向台湾中油公司供应220万吨LNG。
3.全球钻井至2020年将新增67万余口
阿拉伯油气网站消息能源研究机构道格拉斯—韦斯特伍德(DW)最新报告显示,为满足能源需求,到2020年全球将新增67万余口钻井。
这项名为《全球钻井及生产发展预测》的报告指出:“随着易开采油气储量逐渐减少,单井产量越来越少,我们只能进行更多的钻井。”DW主席约翰·韦斯特伍德介绍,2020年,陆上及海上石油产量将分别增长15%和21%。DW地质学家马特·库克表示,2013年,深海钻井数量仅为113口,而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超过400口;与此同时,日产量也将由600万桶油当量提升至950万桶油当量。
同时,传统产油地区的产量将有所下降。尽管如此,全球油气钻井活动仍将以陆上钻探为主。
4.绿色气候基金正式落户韩国仁川
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秘书处2014年3月4日在韩国仁川松岛成立。绿色气候基金被视为环保领域的“世界银行”,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气候基金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决定设立的机构。根据此前决议,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至2012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绿色气候基金的快速启动资金,并在2013年至2020年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但目前许多资金尚未真正到位。
国内新闻
1.能源领域改革已成离弦之箭
两会能源焦点(图片来源:中国能源网)
2014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的2014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能源领域的改革,‘两会’中会有很多相关的提案和议案,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油气改革等在‘两会’中会有所反应。”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油气工作会议上要求,2014年要有序推进油气体制机制改革。
2.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能源看点:建立水、气阶梯价格制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能源领域有几大看点。
2013年取得的成就有:推动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2.3%。指出2014年重点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做好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石油、电力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鼓励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促进产品出口、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加快环保等新议题谈判;重点投资节能环保等领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3月5日说,价格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国要在不增加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用电、用气负担的前提下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完善阶梯电价,指导落实阶梯水价,适时出台阶梯气价。
徐绍史回顾了去年我国出台的价格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新机制实施近一年来,国内油价一共上调8次,降价9次,7次不调;出台汽油、柴油质量升级,优质优价政策,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缓解雾霾污染;调整非居民用气的天然气价格,去年增量气价一步到位,实行市场价。他说,2012年之前非居民用户的存量气价(原有用户当时用量价格)将分三年提高到增量气价格水平。目前存量气价格为每平方米为2元左右,增量气价格为每立方米2.95元,价差将近1元。
3.光伏企业在欧盟市场面临新门槛
欧盟光伏市场又现新门槛。2014年3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天合光能了解到,自2014年2月1日起,所有在欧洲的光伏制造商、分销商以及安装商均必须全面遵守欧洲国家对废弃物的管理规定,其中包括提供必要的资金以及行政管理等。
天合光能方面介绍称,这份名为“报废电子电气设备”规定(以下简称“WEEE”) 规范了报废电子和电气设备的处理方式,2012年该规定第一次将光伏组件设备纳入规定。而自2014年2月1日起,所有在欧洲的光伏制造商及相关公司必须满足上述要求,且所有光伏产品应贴有WEEE统一设计的“wheelie bin”标志以示合规。
按照天合光能欧洲区总裁Ben Hill的话说,上述规定的实施可以保证光伏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自始至终都是清洁环保的。“而为了这一过程,进入欧盟市场的光伏制造商们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额。”天合光能方面昨日回应北京商报记者时表示。在业界看来,这一部分资金支出可能会给尚处低迷的光伏企业增加一定压力。
4. 各地加速煤改气暴露气荒隐患
雾霾天气的频繁来袭,令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迫在眉睫。目前,中国10余个省区市已提出“煤改气”计划,通过“压减燃煤”来治理空气污染,然而“气荒”现象也随之凸显。
从全国来看,2013年中国天然气供应缺口达220亿立方米,经过各方面努力挖潜后,仍有100亿立方米左右缺口。对此,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接连发布文件要求,各地在发展“煤改气”、燃气热电联产等天然气利用项目时须先落实气源和价格,并根据资源落实情况均衡有序推进,不能“一哄而上”,避免供需出现严重失衡。
中投顾问《2013-2017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分布式能源的建设规模和利用效率将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周期。
(主要新闻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能源网、中国石化新闻、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