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06/14]IEA 调升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中石油装备出口辐射90%的大型产油国
作者:刘一鸣 来源:ceep 日期:2015-06-15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IEA 调升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中石油装备出口辐射90%的大型产油国
(2015/06/08—2015/06/14)

国际新闻

1. IEA:因油价大跌 调升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

  国际(IEA)周四(6月11日)发布月报称,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将远超预期。这一最新迹象表明,油价崩跌正促进燃料使用。该机构将全球2015年石油日需求增幅预估调升28万桶,至140万桶,预计今年每日需求量将达到近9400万桶。
  IEA将2015年非OPEC国家产量增幅上调19.5万桶至每日100万桶,因为过些时间低油价才能抑制供应;未来数月OPEC可能维持日产约3100万桶的水平,因中东产油国要保护市场份额和满足国内需求。
OPEC国家5月石油日产量增长5万桶至3133万桶,沙特和伊拉克增幅最大。沙特5月石油供应增长9万桶至每日1025万桶,创下月度最高纪录。伊拉克5月石油供应增长10万桶至每日385万桶。
  IEA将今年非OPEC国家的日石油供应量预估上调19.5万桶至100万桶,指因美国数据进行了上修,而且其他地区夏季停工维修的情况减少。
 

(图片来源:汇通网)

2. 美国页岩油高产区的产量正在回升

  据道琼斯6月8日消息,JBC能源公司在一份报告中称,虽然供应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由此导致原油价格相对疲软,但美国一些高产地区的页岩油产量正在回升。这些区域包括鹰福特和二叠纪盆地,这些地区运营中的钻井数量已经触底。
  去年下半年油价大幅下跌拉低了服务成本,同时催生支撑石油行业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些因素已经创造了足够多的激励因素促使最高产的区域增加产量。最近几周,美国的钻井数量已经较去年10月份的最高水平减少50%以上,但并没有给供应造成显著影响。能源情报署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原油产量已增至近950万桶/日。
 

3. 乌克兰计划拨款30亿格里夫纳进口煤炭

  乌能源和煤炭工业部部长捷姆奇申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计划拨款30亿格里夫纳进口煤炭,用于满足用煤企业所需。这笔款项将在6月拨付,在10月采暖季开始前有足够的时间采购。
  捷称,采暖季需要250万吨煤:150万吨标准煤,100万吨无烟煤。其中D级煤主要自巴甫洛格勒的达布拉波里亚矿。无烟煤不定向采购。目前部分煤炭来自东部矿山,但物流一直存在问题,运输规模受限。因此考虑自国外进口,此任务由乌克兰能源电力公司承办。
  捷表示,该部在调整生产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能力。此前,标准煤和无烟煤生产比例是50:50。现在比例是55-70:30,无烟煤消费比例少得多。


4. 巴西:今年中国从其石油公司购买石油量是以往的三倍多

  据巴西《圣保罗页报》报道,今年中国从巴西石油公司购买石油数量是以往的三倍多。目前,中国已成为巴西石油的主要出口目的国。石油在巴对华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0.5%,提高的目前的13%。
  据《页报》称,为确保获得融资,巴西石油公司与中国方面签署了多份协议。上月,该公司从中国获得了70亿美元贷款。今年1至5月,巴西共向中国出口石油540万吨,占巴西石油出口的35%。中国已成为巴石油最大出口目的国。2014年,美国曾是巴石油最大的出口市场。但今年前5个月,巴对华石油出口量已达对美出口的2倍。受益于中国市场,2015年1至5月,巴累计出口石油1500万吨,同比增长80%,创历史新高。但由于最近12个月国际油价下跌了近40%,巴石油出口收入却不升反降。



国内新闻

1. 中石油装备出口辐射90%的大型产油国阿联酋成最大客户
  受反腐风波重创两年多后,中石油逐显缓和。6月的第2个星期五,中石油在宝鸡对外发布石油装备出口数据,年出口额超过40亿美元,其中阿联酋成最大客户。
  作为核心业务集中于石油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中石油的装备产品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辐射全球近90%的千万吨以上产油国。与此同时,中石油也已经在美国、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8个国家建有组装制造厂。
  和大多数的中国制造一样,中石油装备也经历了低端向高端的过渡。据中国石油集团装备制造分公司总经理张晗亮介绍,2005年,中石油才开始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即向北美最大的钻井公司美国NABORS公司出口了7台成套钻机。过去的五年中,中石油先后3次与高端客户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钻井公司(NDC)签下数十亿元订单,合同期延续至2017年。
  NDC驻中石油项目经理Nejar表示,和中国大多数制造供应商一样,中石油的供应非常灵活,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性产品。中石油不仅能够提供低端产品,也能为对产品有着高要求的NDC提供选择。
  过去两年里,中石油装备出口降幅不小。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4年,中石油装备出口40亿美元,相较于2013年的2013年52.8亿美元,降幅不小。中石油内部人士对腾讯财经分析称,国内市场的降幅要显于国市场。在其看来,近两年来,除了包括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的竞争加剧以及国际油价的波动外,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推行反腐风暴对中石油也是重创。
  张晗亮表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的设立,中石油的装备出口将面临新的机遇。他还补充称,就其了解,上半年中石油装备出口在数据上以显示了优势,其中就包括与NDC的续约。


2. 我国有望形成多个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基地

  6月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座谈会,发布《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记者了解到,继重庆涪陵率先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之后,石油公司在四川南部、贵州北部等页岩气勘查开发示范区加快页岩气产能建设,有望形成多个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基地。
  据了解,中国石化在重庆涪陵区块获得页岩气三级储量2500多亿立方米,已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截至2014年底,涪陵区块开钻页岩气水平井131口,投产75口,2015年计划生产页岩气35亿立方米。在贵州习水,中国石化在綦江南区块实施丁页2HF井,压裂测试获日产10.52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有望成为继涪陵页岩气田之后中国石化的第二个页岩气商业开发基地。中国石油在四川长宁—威远和云南昭通区块实现页岩气勘查突破,获得三级储量2000多亿立方米。威远区块实施的威204井初始日产量 16.5万立方米,长宁区块宁 201井测试产量每日15万立方米,云南昭通获得最高每日20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延长石油稳步推进陆相页岩气示范区产能建设,截至 2014年底,初步落实三叠系含气面积250平方千米,概算页岩气地质储量 387.5亿立方米,建成年产能 2000万立方米。
  《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还显示,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体系,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页岩气勘查开发基本实现绿色环保。国土资源部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标准的制定,已初步形成技术标准体系。石油公司借鉴已有的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形成了页岩气钻井工程、采气工程、健康安全环保等百余项技术规范和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页岩气调查是2015年重中之重的工作,总投入达到6.8亿元,确保实现2015年65亿立方米、2020年300亿立方米的产量规划目标。
 

3. 打破能源市场壁垒 煤炭行业监管见成效

  在加强简政放权后,中国官方将加强对能源市场垄断环节的监管。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透露,未来,中国将加快健全能源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法律法规,重点加强简政放权后的同步监管,加强对市场准入、调度交易、供电服务等重要领域和电网、油气管网等垄断环节的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能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王禹民是在第六届世界能源监管论坛发表演讲时说这番话的。国家能源局9日披露了此次演讲的相关内容。
  王禹民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成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
  他表示,当前中国政府确定了“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发展方针,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从国家规划、政策和体制、机制层面形成促进能源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大力拓展能源国际合作,以更好地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必将为世界能源市场注入更多活力,营造互利共赢的格局。
  王禹民介绍说,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构建主要由市场决定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并致力于通过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的结合以及有效的后续监管,充分激发市场内生动力。
  他透露,目前一系列重要能源法律法规正在抓紧制订。官方未来将进一步放开能源投资领域,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和市场壁垒。
  在此次论坛上,王禹民还介绍了中国在能源监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指出,中国通过十余年努力,在电力市场交易、厂网界面、成本价格、节能减排、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油气、煤炭行业监管实现了平稳开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4. 华润新能源投资6.4亿风电项目落户安徽自来桥

  6月11日上午,自来桥镇与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风电项目开发协议书。总投资6.4亿元的风电开发项目将落户自来桥。
  根据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考察及对现有技术资料的分析,预计该项目总装机规模约8万千瓦,共计35座机组,总投资约人民币6.4亿元。
  据了解,“华润电力”自2001年成立以来,装机容量超过已4000万千瓦,先后成立了十一家分公司,已投入运营和在建的风电场三十余个,开发储备了3000多万千瓦的风电场资源,是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自来桥发展清洁能源,为调整产业结构,打造“观风景、听风声、数风流、品风味、揽风情”的特色大镇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新闻来源:国家能源网、新华网、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网,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