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电力抢修恢复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网)
入冬以来席卷中国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暴风雪致使中国缺电从13个省份扩大至17个省份。随着天气状况好转,政府主管部门全力保障电煤运输,各地交通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全国部分地区的煤电紧缺状况得到缓解。如今,南方的冰雪灾害与“电荒”在逐渐褪去,而灾后重建以及反思则刚刚开始。
雪灾凸显煤电矛盾 暴露电网软肋
表面上看,此次煤电紧缺很大程度上是冰雪灾害导致输电线路损坏,以及煤炭运输受阻造成的。而事实上,天气因素仅仅是导火索,真正值得反思的是长期淤积的煤电矛盾以及背后的体制性因素。
煤、电价格双轨制矛盾的日益加深,增加了区域性、季节性煤荒、电荒出现的可能。通过对一些电力企业的调查显示,在雪灾之前大部分电厂电煤库存就相对较低,部分地区由于缺煤曾出现火电机组停机的现象。而雪灾的发生,加剧了上述矛盾,使得缺煤、缺电的范围扩大。此次雪灾带来的电力短缺,凸显了中国电力能源供应的一个薄弱环节:电网投资不足,长期以来,由于不够重视电网投资,电网之间的连接相当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电网投资远远滞后于电源投资。
煤电联动是当前化解上述矛盾的权宜选择。此次南方的冰雪灾害应该会使实施新一轮煤电联动的预期增强。此外,加快资源价格改革的步伐,理顺煤炭—发电—电网之间的价格传导机制也有利于解决此问题。然而,最根本的是调整现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建立充足、清洁、经济、安全的可持续能源供应体系。这不仅应该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也是将来国家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
国际煤价持续走高 油价波动加剧 呼唤可再生能源发展
世界煤价持续不断走高。2007年上半年,中国煤炭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与此同时,世界煤价也几乎增长了一倍。很长时间以来,中国都是煤炭的主要生产国,但是2007年1月由于天气及国内能源供应不足等原因,迫使中国完全停止煤炭出口整整两个月。导致之后亚洲煤炭价格上涨了34%,并使得美国、欧洲和亚洲地区的煤炭价格都突破了历史纪录。现在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想起1993年中国第一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时的情景。但现在煤炭情况远比那时石油的情况复杂得多。分析机构认为2008年煤炭价格全年会保持在超高价位,在随后的几年随着需求的增长价格也许还会再次增长。
从总体看,中国目前煤炭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08年全国煤炭供需形势的分析报告预计,2008年中国煤炭需求增幅将回落至6%。不过市场一致认同出现区域性、季节性煤炭紧缺的可能性较大。这更对中国可再生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油价波动加剧。委内瑞拉国营的委内瑞拉石油公司(PDVSA) 2月12日宣布,已停止向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销售原油,并中止与后者的商业关系。而就在此前两天,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警告称,如果美国继续对委内瑞拉实施“经济战争”,委内瑞拉将对其停止供应石油。委内瑞拉是继加拿大、沙特和墨西哥之后,美国第四大石油供应国。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11月份,美国从委内瑞拉日进口原油123万桶,约占美国原油日进口总量的12%。
2007年5月委内瑞拉政府对奥里诺科重油带实行国有化后,在该油带作业的13家外国公司中的11家相继与委方签署协议,而埃克森美孚决定撤出开发项目,但该公司未能就赔偿问题同委方达成协议。2007年9月,埃克森美孚向国际法庭提起仲裁要求。2月7日,埃克森美孚发言人宣布,英国、美国、荷兰等国法院已决定冻结辖区内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总额高达120多亿美元的财产。受这一消息刺激,加上近期美国遭遇寒流,国际油价连续大幅飙升,在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大涨6美元以上,最高达到94.72美元。
屡屡波动的国际油价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容忽视的不利影响。为此,有关方面需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稳定国内石油市场,保障石油安全供应。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选择,也应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发展可再生和清洁替代能源 有效缓解能源供需之急
2007年中国天然气生产增长迅速。2007年中国生产天然气693.1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23.1%。中国目前加快了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和布局。川气东送工程建设于去年8月底正式启动。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计划将于今年全线开工。这条管线将从新疆输送主要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预计2010年建成通气。
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能源。中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在5年内提高2.5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5.3%。近几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幅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计,2008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760亿立方米。
自主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迅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近日听取了《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汇报后指出:在当前国际油价升高、中国原油资源短缺、煤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适度发展煤化工是十分必要的。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可有效缓解国内油品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
在2006年底就发布征求意见稿的《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过一年多的审核,很可能于2008年正式出台。煤化工行业为高油价环境下的替代能源和化工原料提供了新的选择,从而可以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及其剧烈变动和能源供给短缺问题突出使得单纯依靠传统能源,已经不能保证维系经济发展的正常需求了。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成为传统能源面临扩张瓶颈的情况下中国进行能源替代的必由之路。日前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必将有利于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主要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国际能源网、世界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