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美军轰炸ISIS占领的12座炼油厂“断其财路”,欧盟或将进口伊朗天然气
(2014/09/22-2014/09/28)
国际新闻
1. 美军轰炸ISIS占领的12座炼油厂“断其财路”
美方公布的轰炸炼油厂照片(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反恐峰会、商讨应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威胁之际,美国9月24日着手阻断这一极端组织的资金来源,以期同时削弱“伊斯兰国”实力和后续恢复能力。此外,联合国安理会24日一致通过决议,对外国恐怖主义参战人员造成的威胁日益严重深表担忧,要求各国通过边界管制、情报共享和立法等措施制止其流动及实施恐怖行动。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24日证实,美国及数个阿拉伯国家盟友当天对叙利亚东部地区多处地点的12个目标实施空袭。按照柯比的话说,这些目标是“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境内的小型“移动炼油厂”。美方估计,炼油厂每天为“伊斯兰国”提供的石油收入高达200万美元。美军23日至24日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持续空袭“伊斯兰国”军事目标发动空袭,摧毁一批军用车辆和装备。24日夜幕降临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战机开始加入空袭队列,与美军战机一起使用精确制导导弹打击炼油厂。
2. 美英德日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16%-30%
9月22日,国际环保机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京发布《煤炭消费减量化和清洁利用的国际经验》及《新能源安全观及亚洲公共治理机构》两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NRDC 政策研究分析师刘明明在会上介绍了《煤炭消费减量化和清洁利用的国际经验》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作为案例,介绍其减少煤炭消费和清洁利用的经验。据刘明明介绍,目前这四个国家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都已经下降到16%-30%的区间,预计未来还将大幅度下降,逐渐达到去煤化和去碳化。
3. 欧盟或将进口伊朗天然气
欧洲新闻社9月24日报道,欧盟正静悄悄的提高从伊朗进口天然气计划的紧迫性,如与德黑兰关系缓和同时与其主要天然气进口国俄罗斯关系进一步紧张。有消息人士对路透社表示,两个假设条件(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和增加一些管道基础设施)对欧盟规划者来说都可做好准备;伊朗不是欧盟中期措施的首选目标,同时伊朗可减少欧盟对俄天然气供应的依赖;伊朗天然气到欧盟非常容易,政治障碍也小,德黑兰与西方关系有明显缓和。俄罗斯是目前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其供气量达到欧盟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因乌克兰冲突欧盟对俄实施制裁,增加了其寻求其他天然气来源的需求。
伊朗天然气储备仅次于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二。欧盟的一份内部准备文件称,伊朗拥有很高的天然气生产潜力,其国内的能源部门改革正在进行,与西方关系正走向正常化,因此伊朗是俄罗斯天然气可靠的替代国。
4. 美商务部将对中俄韩特种钢材征收关税
据英国路透社9月26日消息,美国商务部9月25日确认,将针对来自中国、韩国以及俄罗斯的特殊钢材征收关税。
据美国商务部消息,将对进口自中国的钢材征收159.21%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率则为127.69%。其中,由于美国政府认定中国宝钢在美国有低价倾销行为,同时有享受来自中国政府的补贴,宝钢生产的晶粒取向电钢片将面临最终的关税。而进口自韩国和俄罗斯的钢材将仅被征收反倾销税,两国税率将分别为3.68%和68.98%。报道指出,商务部的最终决定还需得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决通过。据悉,ITC将在2014年11月10日作出裁决。
国内新闻
1. GE与大连派思签署战略备忘录,建立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
GE与大连派思签署战略备忘录(图片来源:GE能源)
2014年9月25日,通用电气公司(GE)石油天然气集团与大连派思燃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派思)签署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战略备忘录,以求为运输燃料提供比柴油更为清洁、经济的选择。根据协议,GE将通过其与北京美信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安珂罗,为派思建立一个生产能力为5万立方米/天的小型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并在未来三年内,与派思在该地区合作开发8个规模相当的液化天然气工厂。此次合作旨在支持国内非常规气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提供更为清洁的能源。
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达2190亿立方米,2020年将增长至4110亿立方米。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气源规模较小而且分散,有限的天然气管网使得许多天然气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作为GE的模块化产品,小型液化天然气工厂适用于偏远地区的天然气加工及液化,可与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形成有效补充,提升天然气的利用效率。
2. “2014中国能源高层对话”在京举行
“2014(第四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26日在京举行。在这个由新华社等机构共同主办的活动上,来自不同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神华集团等十余家能源企业代表,围绕“能源市场化改革之道”等话题进行讨论。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会议上透露,2013年中央企业国内的石油产量1.95亿吨,占全国总产量93%;天然气产量1100亿立方米,占国内总产量的90%;原油进口量2.53亿吨,占总进口量的89%;中央企业2013年原油加工和销售量4.26亿吨,约占全国原油加工和销售量的89%,炼油能力约占全国炼油总能力的79%。季晓南强调,无论是生产、加工、销售来看,中央企业都处于一种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央企业应该成为能源革命的先行者,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确保能源的生产、加工、销售中的节能减排。
3. 国内首个薄膜光伏发电与农业结合项目年底并网发电
国内首个光伏薄膜发电与农业相结合的项目将于今年12月至明年5月期间并网发电。与同等电量火电厂相比,该项目预计在25年内可累计节约准煤1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58万吨、二氧化硫1160吨。该项目为10兆瓦光伏农业薄膜发电项目,由河北景冉集团在石家庄市新华区投资 3.6亿元建设。项目位于新华区岳村西北部,占地约634亩,规划建设820栋蔬菜大棚,包括有机蔬菜区、无土栽培区、太空蔬菜区、菌类种植区、花卉种植区、育种育苗区等。河北景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农业薄膜大棚发电、有机蔬菜、无土栽培、太空蔬菜、蔬菜育苗、花卉种植、欧式露天草坪、水产品等项目开发。
(主要新闻来源:京华时报、环球网、国家能源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GE能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