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其顿通过免费变频空调解决能源贫困问题,2024年中国发电量占全球1/3
(2025/08/25—2025/08/31)
作者:王浩(编写)
国际能源新闻
1. 北马其顿通过免费变频空调解决能源贫困问题
北马其顿能源、矿业和矿产资源部近日发布了两项新计划,旨在为能源贫困家庭提供援助。该计划总预算约 276 万欧元,将用于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变频空调和电费补贴,以减轻其能源负担。根据该计划,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将免费获得一台能效等级不低于 A+、功率最高 3.5 千瓦的变频空调,并包含免费安装服务。此外,该计划还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直接的电费经济补贴,这些家庭的成员中至少有一人患有严重的智力或身体残疾。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五年内已获得空调或颗粒炉补贴、或已接入区域供热系统的家庭,将没有资格申请。此举旨在确保援助能够精准地惠及最需要的家庭。
2. 美国纽约州投资超过1100万美元用于五项清洁氢能计划
纽约州州长近日宣布,将通过纽约州能源研究与发展局(NYSERDA)的先进燃料和热能研究计划,向五个清洁氢能研发项目投资超过 1100 万美元。此举旨在攻克清洁氢能在存储、分配和零排放交通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纽约州向更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转型。
该笔资金将支持多个创新项目,包括评估纽约州地下地质储氢潜力、在发电厂测试 100% 氢燃料发电机、开发用于高效配送的低温压缩储氢拖车,以及在医院搭建“低压、常温”储氢系统。此外,资金还将用于打造纽约市首艘氢燃料电池电动渡轮,为水上交通脱碳铺路。
州长表示,这项投资将不仅能增强电网可靠性,还将显著减少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区域,从而提升公众健康。此举是纽约州实现气候目标、发展清洁能源经济的重要一步。
3. 希腊偷电现象泛滥,政府部门加大偷电处罚力度
近年来,希腊因电力盗窃造成的损失惨重。2022 年,该国因电力盗窃和配电网络损失导致的月均损失高达 1 亿欧元,整体电力损耗率达 18%,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的 8%。这使得合法消费者不得不承担更高的电费负担。
为了有效遏制这一现象,希腊环境能源部大幅提升了对偷电行为的罚款力度。此前,偷电者需缴纳比参考价格高出 70% 的罚款,如今这一比例已提高至 100%。对于弱势消费者群体,罚款比例相对从宽,为高出参考价格的 50%。新政策下,家庭用户的每千瓦时电费将从 47.22 欧分上涨至 49.45 欧分,企业用户的费用则从 54.21 欧分上涨至 56.42 欧分。
除了提高罚款,希腊电力部门还将重点放在推广智能电表上。预计从 2026 年起,每年将安装 100 万台智能电表,以期从技术层面有效减少窃电行为,逐步恢复电力市场的健康秩序。
国内能源新闻
1.国家能源局: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
国务院新闻办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能源领域的最新成就。其中一项重要数据是,2024年中国全国发电量已超过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能源供应能力达到了新高度。
“十四五”期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增长迅猛,预计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为满足这一巨大需求,中国加快建设了完善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确保了供应的“量足价稳”。此外,跨区域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如“西电东送”工程,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中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从40%提升至约60%,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和专利数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重要力量。
2. 尽管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中国煤电项目仍大幅增加
根据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和全球能源监测机构的联合报告,尽管全球正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但2025年上半年中国煤电项目数量仍大幅攀升,引发了人们对能源结构调整复杂性的关注。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投产的煤电装机容量达到21吉瓦,创下自2016年同期以来的最高纪录。预计全年新增煤电装机容量将突破80吉瓦。与此同时,新建和恢复的煤电项目规模也达到了十年来的高点,总计75吉瓦。
尽管煤电项目激增,但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悄然改变。2025年6月,煤炭在全国发电结构中的占比降至九年来的最低点51%,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则跃升至60%。这表明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煤电产能淘汰进展缓慢,2025年上半年仅淘汰了1吉瓦,与“十四五”规划设定的30吉瓦目标相去甚远。这凸显了中国在保障能源安全与实现气候目标之间所面临的挑战。报告指出,中国正处于制定更具约束力气候目标的关键时刻,未来需在煤电扩张与能源转型之间做出审慎的权衡。
3. 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二线”部分管道投产,每年新增输气近30亿立方米
近日,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其安岳气田上载点至铜梁压气站段正式投产。该段管道的启用标志着这一国家战略性工程建设进入“加速键”,每年将新增输送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为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投产的首个管道段全长56.15公里,将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的天然气输送至重庆市铜梁区。天然气随后通过铜梁压气站接入“全国一张网”,为川渝地区的天然气外输增添了新通道,助力保障该地区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的建设。
川气东送二线是“四大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线建成后总长约4269公里,年输气能力可达200亿立方米,将有效保障四川盆地的天然气供应,满足中东部地区的用气需求,并对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该工程的投产和未来全面建成,将显著提升全国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网
主要新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国际能源网、中国能源新闻网、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