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我国力推北方清洁取暖,国际能源产出有升有降
(2016/12/26-2017/1/1)
国内新闻
1.国家能源局:推进北方清洁取暖
国家能源局近日透露,将继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行动计划、燃气供暖、电供暖、生物质能供暖、地热供暖,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冬季安全供暖及雾霾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对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在内的燃煤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排放标准。目前,北方地区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3亿千瓦,可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4.9万吨、14.4万吨、24.6万吨。
同时,将居民取暖领域电能替代作为重点任务推进,明确了电供暖的主要领域,即针对燃气(热力)管网难以覆盖的个别城区、郊区,以及农村等大量使用散烧煤取暖地区,鼓励通过电锅炉、分散式电供暖、热泵等方式替代燃煤供暖,在东北等风电富余地区实施风电供暖。同时,在配电网建设改造、设备投资补贴、峰谷电价、电力直接交易等方面给予支持政策。
此外,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生物质能供暖、地热供暖等工程。未来将加快研究制定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政策,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5年内在有条件地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方式替代散烧煤。
2. 发改委:新建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确定,行业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势在必行
12月26日,发改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适当降低光伏电站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一文,指出2017年1月1日之后,一类至三类资源区新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比之前征求意见稿中的0.6元、0.7元、0.8元高出不少。
分析人士指出 “这使得光伏行业避免了过山车断崖式的行业发展,为行业全面走向竞争机制提供了缓冲期,阐明了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决心。随着补贴的降低,光伏行业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势在必行。”
适当下调光伏电站和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有利于减轻新能源补贴资金增长压力。根据目前光伏、风电发展速度测算,2017年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下调后,每年将减少新增光伏电站补贴需求约45亿元;2018年陆上风电价格也降低后,每年将减少新增陆上风电补贴需求约15亿元,合计每年减少新增补贴资金需求约60亿元。
3. 国家能源局力推电能替代 明年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0%
近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要求,要持续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以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为重点,推动能源发展迈向高水平供需平衡。
具体要求为,2017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44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8%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0%左右。其中2015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64%。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贾德香表示,推广电能替代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和经济性,“煤改电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前提,充分发挥电能清洁、环保、高效的优越性,运用规划、环保、经济、市场、示范项目、配套建设、产学研、宣传等措施和政策,积极引导并推动终端用能领域的煤改电工作,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4. 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在宁夏投产
12月28日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拍摄的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产出油品庆祝仪式现场。
12月28日,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承担着国家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的国产化任务,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探索出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当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煤制油项目对解决我国油气资源短缺、平衡能源结构、推进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及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新闻
1.印尼矿业及能源部长:考虑允许部分铝土矿和镍矿石出口
印尼矿业及能源部长Ignasius Jonan 12月23日称,该国考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允许铝土矿、镍等金属矿石可有一部分出口。为了促使矿企在国内兴建炼厂进行加工,印尼在2014年颁布了一项矿石出口禁令。但在行业抗议声中,政府做出了一些让步。全面开始实施该项禁令的时间应该是1月12日。诸如国营公司PT Aneka Tambang Tbk等印尼矿商此前一直在敦促政府允许放开一些出口。这家公司表示,如果政府继续禁止镍矿石出口,其将没有现金流来完成下游至少5亿美元的投资。不过,也有其他矿商认为,政府放宽出口可能打压金属价格,使得已经投产的投资受损。
印尼经济事务协调部长Darmin Nasution本周表示,如果矿商满足确切的条件,2017年1月后将允许铜精矿出口。
2. 俄罗斯明年油品产量将下降2.5%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莫洛索夫26日称,俄罗斯2017年油品产量料下降约2.5%,因油品炼厂大举推进现代化计划,以提高燃料质量。
莫洛索夫称,俄罗斯2016年将生产2.77亿吨油品,而2017年估计会生产2.7亿吨油品。他表示,俄罗斯2017年汽油产量估计为3980万吨,柴油产量料超过7000万吨,燃料油产量可能下降逾200万吨,因从2017年1月1日起出口关税将上升。对于2017年油品产量下降,莫洛索夫表示,这主要与炼厂精炼率有关。俄罗斯多数油品炼厂都是1940年代和1970年代建设的。由于缺少现代的提炼产能,俄罗斯汽油供应在2011年几乎干涸,给该国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俄罗斯政府和产油商在2011年曾就一项500亿美元的计划达成一致,以升级俄罗斯炼厂。
此前,俄罗斯能源部发布的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2016年度产量数据显示,2016年俄罗斯石油深加工增长5%,从74.2%增长到79.2%。俄罗斯2016年石油产量为5.475亿吨,同比增长2.5%;2016年俄罗斯汽油产量同比增长1.8%,为3990万吨,其中“欧5”标准汽油为3740万吨;2016年俄罗斯燃料油产量下降21%,从2015年的7100万吨降至5600万吨。
3. 2017年美国页岩油产量料将提升
外媒周三(12月28日)报道称,因油价持续复苏以及银行开始扩大信用额度,美国页岩油产商已经计划于明年增加钻探和生产支出,为两年内首次。
虽然此次增加的信贷额度总量有限,但考虑到全球主要产油国将在2017年1月开始削减产量,这为美国页岩油产商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增产环境,相信各大原油企业将不会浪费这个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美国油气企业每隔6个月会和银行商谈信用额度,主要是基于已探明原油储量的市场价值。上一次谈判是发生在今年秋季,34家公司信用额度平均增幅为5%,或超过13亿美元。目前美国油气企业的合计银行贷款信用额度达到303亿美元,较2016年春季末的289亿美元小幅增长。过去两年内由于油价持续低迷,美国油气行业的信用额度被连续三次下调,总计减幅达到40%。
在参与谈判的34家公司中,12家公司的信用额度被增加了5%-90%不等,10家公司信用额度被下调,而余下的12家公司则没有做出调整。同时,银行还将部分贷款的还款期进行了调长处理。由于油价今年已经反弹逾45%,因此各公司已探明原油储量的市场价值也在提升,从而为他们带来了更高的信用额度。
不过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美国2017年原油产量预计从今年的890万桶/日下降至880万桶/日,但页岩油产量将在新的一年内增加20-50万桶/日。
4. 俄开通向克里米亚半岛输气的天然气管道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7日电连接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天然气输送管道27日正式开通,俄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了通气仪式。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负责通气仪式的黑海石油天然气公司总经理沙巴诺夫在视频连线上向普京展示了天然气通过管道抵达克里米亚半岛并燃烧的情景。沙巴诺夫说,这条天然气管道总长约358千米,其中16千米铺设在黑海海底。管道通气能力为21亿立方米,其中15亿立方米将被用于发电。
报道援引普京当天在视频连线上的话说,到2018年,克里米亚半岛上将建成两座燃气电站,每座发电功率约47万千瓦,届时将能满足半岛所有的能源需求。
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克里米亚半岛用电高峰负荷约为130万千瓦,此前80万千瓦由乌克兰提供。如今,克里米亚半岛自身发电能力约为110万千瓦,在燃气电站建成后发电量将达200万千瓦,从而彻底解决半岛电力问题。
(主要新闻来源:中国能源网、人民网、凤凰网、能源网、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