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实施绿色GDP,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者:ceep 来源:ceep 日期:2014-05-21 访问量:

 

——一周能源新闻综述(2005/12/25

 

 

    1212,在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的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余波未了之际,一个名为“第三届中国竞争力论坛暨绿色GDP与高成长型企业高峰论坛”的活动在京开启了大幕。这在中国仍以高污染、高消耗为代价换取“灰色”GDP的今天,这股呼唤企业绿色责任的声音已渐趋响亮。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经过了二十七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目前基本仍在沿用传统“两高一低”的发展模式。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三成四的钢材、四成的水泥和煤炭,而污染排放则居高不下,二氧化硫占到全球的三成一,二氧化碳占到全球的百分之十四。高污染和高消耗的发展模式无疑已引起各方警觉,外电不惜以“饥饿的巨龙”来形容中国的巨大胃口,而对中国的污染问题,国际舆论更是予以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紧的现时,中国企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警示和掣肘亦在加速显现。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煤电油运紧张,以及近期震动海内外的环保“问责风暴”,都在提醒中国企业以往所走的“高污染、高消耗”老路已然不通,期待绿色“拐点”的到来成为舆论所盼、国人共识。

 

    实际来看,目前亦正是中国企业进行调整、重拾绿色责任的绝佳时机。由外部观之,中国官方上月刚刚立下环保“军令状”,提出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规划建议业已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而由内部看来,在现时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势下,企业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产能力应是长远发展的必然之举。

 

    于中国企业而言,“绿色责任”这一话题虽并不轻松,但正如参加“第三届中国竞争力论坛”的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所言: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既符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策,同时又能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目标。由是观之,企业发展走绿色之路可谓一举两得。事实上,中国官方所全力推动的绿色GDP工作目前亦已在加速进行。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在此次论坛上透露,今年启动全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核算,计划200612月完成11个实施的试点工作,预计2006年完成全国31省市的绿色GDP核算。

    1215,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考察了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曾培炎指出,要认真吸取吉化公司发生爆炸并引发松花江污染的教训,高度重视环境安全问题。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对化工企业进行一次全国性的环境安全大检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确保人民群众的环境安全。  

 

    曾培炎说,我国很多化工厂分布在沿江、沿湖、沿海地区,离人口聚居地、水源地较近,一旦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曾培炎就加强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问题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安全问题。各级政府和化工企业要把环境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统筹考虑,统一部署。

 

    二是加强化工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每一个化工企业,都要建立完善的治污设施和应急处理设施,并确保能够正常运行。石化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 

 

    三是抓紧制定和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加强对预案的科学论证,定期安排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确保预案在启动时能够顺利实施,发挥预期效果。所有大型化工企业都要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从技术上加强监管,创造应对突发事件的条件。 

 

    四是深入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化工企业是这次大检查的重点,对达不到环境标准的企业,该整顿的整顿,该关闭的关闭,决不留下环境安全隐患。 

 

    五是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环境执法,对新开工项目要严把环境评审关。 

 

    鉴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要性,今年228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绿色GDP十大试点省市”名单,并宣布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绿色GDP对于改变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与保护资源和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对绿色GDP的重视与试点对于保护资源与环境无疑具有重要作用。绿色GDP的核心在于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成本纳入到GDP中,以期通过实施绿色GDP达到保护资源与环境的作用。现实中应将绿色GDP纳入到科学发展观的统一框架中,通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解决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同样也解决其他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前提之一在于要根本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而且这也是确保绿色GDP能发挥正常作用的重要前提。只有地方政府改变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才有可能使地方政府集中精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当然这并非否认经济发展的作用,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发展仍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势所趋,但也可能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与阻碍。有必要未雨绸缪,通过更进一步的不懈努力,制订科学详细的规划,切实扭转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约模型转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绿色GDP也只有纳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