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油价因飓风“桑迪”下跌[11/05]
作者:刘江鹏 来源:刘江鹏 日期:2012-11-15 访问量:6

国际新闻

1.受飓风“桑迪”影响,国际油价29日下跌

油价下跌 (图片来源:中国能源网)

受飓风“桑迪”影响,国际油价1029日下跌,但汽油和取暖油等期货价格上涨。在纽约当地时间2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因飓风“桑迪”关闭交易大厅,但电子盘正常。“桑迪”对原油需求和供应的综合影响成为主导当天油价走向的主要因素。

“桑迪”自28日开始影响美国本土,目前正在逐步登陆美国东海岸,首都华盛顿特区、纽约州、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宾夕法尼亚州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桑迪”已导致美国东海岸炼油厂相继关闭,该地区约70%的炼油产能将停产,其中包括菲利普斯66公司在新泽西一家日产量为23.8万桶的炼油厂。到29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74美分,收于每桶85.54美元,跌幅为0.86%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幅较小,为11美分,收于每桶109.44美元,跌幅为0.10%

2.俄石油公司称将如期收购秋明--英国石油公司

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1031日对媒体表示,该公司对秋明-英国石油公司的收购交易将如期完成,相关各方不会破坏已达成的协议。谢钦当天在接受俄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石油公司与英国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私人财团AAR达成的协议都是“具有约束力的”,没有任何一方愿意冒违约的风险。他同时表示,收购秋明-英国石油公司对俄石油公司有利。

1022日,俄石油公司宣布分别与英国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私人财团AAR达成协议,购买它们各自持有的秋明-英国石油公司50%的股份。根据协议,俄石油公司将用171亿美元现金和本公司12.84%的股份收购英国石油公司持有的秋明-英国石油公司50%的股份,用280亿美元从AAR财团手中收购秋明-英国石油公司另外50%的股份。但是,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1031日表示,俄政府目前尚未正式批准这一交易,相关审批和法律程序可能要花费数月时间。秋明-英国石油公司由AAR财团与英国石油公司于2003年联合成立,双方各占50%股份。该公司目前是俄罗斯第四大油企。

3.商务部展开双反调查,中美欧光伏贸易战一触即发

商务部于111日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将此案与我国此前对美国相关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合并调查。这意味着,由美国率先挑起,欧盟紧随其后,中方无奈反制的中美欧光伏贸易大战一触即发。据了解,这一调查是今年917日由国内4家多晶硅制造企业代表国内产业发起申请的,它们分别是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洛阳中硅和重庆大全新能源。商务部公告显示,上述4家企业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1月至6月期间占同期中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比例均超过50%

欧盟委员会于96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以及其他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中国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本次反倾销调查将延续15个月。欧盟委员会表示,一旦倾销证据确凿,将可能采取贸易保护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9个月临时反倾销税。

国内新闻

1.中海油与英国天然气集团签署LNG项目框架协议

中英签约 (图片来源:中国能源网)

1031日,中海油宣布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签署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框架协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根据协议,中海油将向BG采购500万吨/年、为期20年的LNG资源,而BG集团将以其全球LNG资源组合进行供应。另外,中海油还将以19.3亿美元增持澳大利亚昆士兰柯蒂斯LNG项目的权益。协议中的重大交易将在有关政府和监管机构审批后生效,预计双方将于2013年签署最终协议并完成权益交割。

BG集团是英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公司集气源勘探、开采和国际市场开发为一体,在全球天然气行业处于领军地位。其资本总额超过480亿美元,其业务遍及五大洲25个国家。

2.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产油国

石油生产 图片来源:(中国能源网)

2012111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宣布:中国石油年产量已由2002年的1.6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2.03亿吨,从世界第5位上升到第4位。天然气年产量则由世界第17位上升到第6位。彭齐鸣司长同时说:“到2030年,中国常规石油年产量仍保持在2亿吨以上水平,非常规石油年产量3000-5000万吨,常规天然气年产量可接近3000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年产量1500亿立方米,总的石油产量有望超过2.5亿吨,天然气产量达到4500亿立方米,油气产量超过6亿吨油当量,大大增强国内油气的保障能力。”

3.河北两垃圾发电CDM项目注册成功,将获1200万元减排受益

经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河北建投沧海环能公司和河北建投灵达环保二期公司申请的CDM项目已于1024日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注册编号分别为61346135。上述两个垃圾项目投入运营后,每个项目年减排约10万多吨二氧化碳,预计每年可获得减排收益1200万元。

沧海环能公司和灵达环保二期CDM项目的成功注册,不但减轻了项目投产后的资金压力,提高了项目运营收益,同时也为河北建投集团后续垃圾发电项目注册积累了经验。

4.第四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开幕

11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太湖之滨拉开帷幕,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新能源企业以及相关业内专家参会,围绕“新能源、新应用、新出路”主题,为新能源产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把脉献策。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莉新,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史玉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王锦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长朱克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钦,市政府秘书长吴峰枫,欧洲地区大会主席、国际气候区域行动组织主席米歇尔·塞班等出席开幕式。

5.世界最高特高压大跨越塔成功封顶

1028日,世界最高特高压大跨越塔——“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长江南岸跨越铁塔在安徽铜陵成功封顶。“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为国内首个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路输电工程,跨越长江高空铁塔是工程的关键环节。跨越铁塔高达277.5米,相当于近百层摩天大楼的高度,跨越长度超过3公里。由于采用的是两条电路都通过同一座输电塔直接跨越,线路自重超过一般线路两倍,这对于长江跨越铁塔的塔基牢固性、塔身稳定性都超过以往,是世界范围内同类塔中高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28日成功封顶,意味着我国此项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

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于20119月中旬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底竣工投运。这条线路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全长656公里,共有1421座铁塔,工程建成投运后每年将输电超过5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为上海这座土地稀缺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建6座百万千瓦级的电站。

(主要新闻来源:中国能源网,中国新能源网)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