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1. 美国碳排降至近20年最低 火电大规模退出是主因
美国发电燃料类型(图片来源:中国能源报)
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因长期拒绝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针对发达国家的减排协议而饱受国际社会指责,然而这一局面或有可能得到改观。2012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至1994年以来的最低值,过去5年,由于节能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翻番,美国减少了13%的碳排量。
2012年一季度全美碳排仅有12.5亿吨,创下20年来同期最低记录,比2011年一季度减少8%。一季度处于供暖季节,而化石能源发电是供暖的主要动力,因而这段时期往往是美国一年中碳排量最高的时期。 根据EIA当时监测到的数据,去年一季度煤炭消费量下降18%,并预测,随着火电厂纷纷计划关停,下降趋势仍会延续。据称,2012-2016年全美将有8.5%的火电被关停,关停电厂的总装机将达27吉瓦。
2. 美国1月份石油需求降至18年新低
美国石油协会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衡量美国国内石油(原油与成品油)需求的石油交货量降至日均1800万桶以下,创18年来同期新低。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国内石油交货量为日均1796.2万桶,同比下降1.7%,为199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美国石油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约翰·费尔米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放缓,1月份石油需求疲弱并不意外。
其中,当月衡量消费者汽油需求的汽油交货量同比上升2.4%,至日均838.4万桶;蒸馏燃料(柴油与取暖油)日均交货量则同比下降6%,至日均359.5万桶。
从供应方面看,1月份美国国内原油产量为日均701.1万桶,达到21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4.3%,为连续第16个月同比增长;石油进口量则降至日均1035.2万桶,同比减少5.4%,为13年来同期最低水平;进口石油产品占国内需求的比例降至57.6%,低于去年同期的59.9%。
3. 全球能源巨头发力东欧页岩气开发
东欧地区蕴含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随着近来美国页岩气开发的蓬勃发展,长期依赖能源进口的东欧诸国已跃跃欲试,包括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波兰等国纷纷与壳牌、雪佛龙等全球能源巨头合作,谋求开发本国页岩气资源,摆脱对主要来自俄罗斯的进口天然气的依赖。
乌克兰政府即将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正式签订价值约100亿美元的页岩气开发协议,这项协议将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一笔页岩气开发协议。乌克兰政府已批准了上述协议,希望以此迈出摆脱依赖高成本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第一步,壳牌将在此项目中获得50%的利润,而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将在随后签署的另一份协议中明确。
另一家能源巨头雪佛龙早在2010年便开始争取在乌克兰开采页岩气的特许权。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在乌克兰西部Olesska和Ivano Frankivsk区域的页岩气开发权。此外,乌克兰还选择了以埃克森美孚为首的多家能源集团联合开发黑海页岩气资源。
4. 民调显示超七成日本民众赞成取消核电站
近日,日本媒体进行的一项常规民意调查显示,对今后核电站发展趋势的5个问题选项,有超过七成的受访民众回答“取消核电站”。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上月举行的众议院正式会议上,对民主党政权提出的“2030年代实现核电站零启动”政策,明确表示将对“零启动”重新评估。对此,媒体对受访者提出了今后核电站将如何发展的问题。
有13%的受访者回答“立即取消核电站”;24%的受访者回答“2030年前取消核电站”;有22%的受访者回答“2030年代取消核电站”;有12%的受访者回答“2030年代以后取消核电站”。由此看出,回答“取消核电站”的民众合计所占比例为71%。而回答“不取消核电站”的受访者仅停留在18%。
日本即将迎来“3·11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两周年。有66%的受访者认为“国民对核泄露事故受害者的关心逐渐淡薄,对核泄漏事故逐渐淡忘”,“不这么认为”的受访民众仅占29%。
国内新闻
1. 天然气2013年将迎涨价潮 价改窗口期或在三季度
多地酝酿上调天然气价格(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全国多地酝酿上调天然气价格,幅度集中在0.2~0.5元/立方米,最高达0.8元/立方米。机构预测两会后天然气价改预期将进一步升温,三季度或将迎来窗口期。受天然气价改提速影响,陕天然气、长春燃气等多家天然气上市公司股价持续飘红。
近期,国家发改委今年价格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天然气价格改革,将上调相关气价,并拟用三年时间完成天然气价格的上调。
今年浙江省天然气门站价格将上调。计划用气量内价格上调0.2~0.3元/立方米,计划用气量外价格上调0.5-0.7元/立方米。江苏某些地区正考虑提高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最高上调幅度为0.7元/立方米。
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升温,刺激陕天然气、深圳燃气、长春燃气等10余只燃气股本周迎来持续红市,陕天然气甚至一度涨停。
2. 1月末中国原油库存环比降1%
1月末中国原油库存(不含储备库存)环比下降1%,汽柴煤油库存环比上升11.08%。其中,汽油库存环比上升5.47%,柴油库存环比上升18.05%,煤油库存环比上升1.37%。
1月份国内原油产量和净进口量与去年12月份接近,但原油加工量再创历史新高使得统计范围内原油库存小幅下降。
成品油方面,由于炼油能力增加使得1月份原油加工量再破纪录,从而造成汽柴煤油产量不断攀升,其中汽油产量增幅较为明显。柴油因季节性需求不佳、销售下降而导致库存猛增。汽油则因假日备库而致需求有所上升,但产量的增加依然使得库存明显上升。
3. 国家能源局今年主抓8项工作
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2年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实现了年初提出的供应稳定、市场稳定和价格稳定的目标。会议确定了2013年能源行业将重点做好8个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国内能源有效供给,推进煤炭安全开采和高效利用,大力开发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四是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五是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六是推进国际能源互利合作;七是加快实施能源民生工程;八是加强能源行业管理。
4. 中国石油联手康菲“掘金”页岩气开发
中国石油2月20日晚间宣布,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下称“康菲石油”)签署相关协议,前者将获取后者两处位于西澳大利亚的勘探资产部分权益,双方还将达成联合研究协议,共同进行中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研究。
根据双方协议,中国石油将获取位于西澳大利亚海上布劳斯(Browse)盆地波塞冬(Poseidon)项目20%权益,以及陆上凯宁(Canning)盆地页岩气项目29%权益。同时,双方将签署联合研究协议,研究位于四川盆地内江-大足区块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上述协议需获得相关政府及合作伙伴批准。
此次合作是中国石油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全球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石油加强西澳大利亚海上液化天然气和陆上非常规油气合作的重要举措。
除了康菲石油之外,有消息称欧洲第三大能源公司法国道达尔,也拟在数日内与中国的合作伙伴签署协议,由此在亚洲国家启动页岩气勘探及开采。道达尔勘探与生产业务负责人Yves-Louis Darricarrere表示,公司正就页岩气勘探与一家中国大企业进行磋商。但他拒绝透露具体是哪家合作伙伴。
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第一的页岩气潜在储量。而去年底进行的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首次向非国有资本开放,意味着中国页岩气开发市场化的“破冰”。这是吸引海外石油巨头纷至沓来的重要背景。
(主要新闻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能源网、中国新能源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