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中美能源合作持升温 国内低碳经济续高涨
作者:ceep 来源:ceep 日期:2010-05-30 访问量:
 ——一周能源新闻综述(2010/05/30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图片来源:搜狐网)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开幕式致辞。胡锦涛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对美关系,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共同意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

中美发表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

稳定国际能源市场。中美对维护世界能源市场的稳定具有共识,国际能源市场对满足能源需求,稳定能源供给具有重要作用。尽管过去几年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但通过市场机制满足未来能源需求仍然是两国的首要和最佳选择。

双方重申五国能源部长达成的共识,建立公开、透明、高效和有竞争力的能源市场,包括透明、有效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双方决定提高能源市场透明度,避免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继续与国际能源署(IEA)等国际能源组织(机构)密切开展合作,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的安全和稳定。两国期望就建立能源预警应急体系展开交流,加强能源市场监管,共同防范操纵石油期货市场;重新确认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提出的提高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的承诺,最好是每月完整、准确和及时地公布生产和消费数据,并在合适的情况下,公布炼油和库存数据。重新确认峰会提出的在中期内规范并逐步取消低效的、鼓励浪费的化石燃料补贴;以及刺激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投资,为发展中国家在这些领域中的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承诺。

双方认识到在提高能源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促进在国际国内能源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加强双边合作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允诺建立一个工作组,为美国能源信息署和中国国家能源局的合作作出正式安排,包括信息共享、技术支持,能源生产(常规和非常规)数据搜集,通过调查获取终端消费数据,短中期预测方法,以及能源信息分析和传播策略等。

保障能源多元供应。中美两国充分理解全球能源生产,尤其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双方有意在坚持立足国内、多元发展、加强合作原则基础上共同致力于保障能源的稳定安全供应。探讨两国在能源供应发生重大危机时的快速沟通和协调机制,维护能源生产国的稳定,确保国际能源通道安全,鼓励两国企业在第三国共同开发油气资源增加油气供应。两国共同承诺增加能源领域的投资,致力于通过开放市场和广泛的竞争发展国内能源供应,欢迎外部投资勘探和开发相关资源。

双方认识到充分开发利用本国非常规能源资源的重要性。根据《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国家能源局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合作的备忘录》,双方制订并签署了《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国家能源局关于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行动计划》,计划运用美方在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方面的经验,在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就页岩气资源评价、勘探开发技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开展合作,以促进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两国借此机会认同美国能源部,美国贸易发展署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页岩气领域的接触。两国宣布第5次中美能源政策对话和第10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将于20109月在美国召开。此次油气论坛的议程将以开发页岩气为主,包括到美国页岩气田参观调研。

双方充分认识到清洁能源技术在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申双方在《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的合作备忘录》,《关于建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合作议定书》、《中美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屋AP1000核反应堆核安全合作备忘录》中达成的共识,本着“共同研究,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原则,继续在清洁煤、核电(先进核能)安全和运营、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页岩气、先进生物燃料、电动汽车等技术研发方面开展联合投资、研发、生产、推广等深入务实合作。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制委员会愿意在妥善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并按两国核能技术转让的模式,为推动高温气冷堆核安全技术合作而努力。

双方一致认为汽车燃料多样化对今后几十年内两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为此,中美致力于促进电动汽车,先进车辆节能技术和先进替代燃料技术的推广,重申“中美电动汽车倡议”合作的重要性。

合理高效利用能源。中美认识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可以为双方解决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作出重要贡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重新确认五国能源部长会关于通过促进节能和能效措施,以及开发和利用环境可持续的能源技术,加强全球能源安全的承诺;双方计划在《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能效行动计划》框架下开展节能和提高能效合作,并加强对话,举办能效论坛,努力提高工业领域、建筑领域、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推动双方在工业能效审计与对标、建筑规范和标识及评级体系、终端用能产品的测试和标识、人员培训、示范项目、以及促进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

石油市场喜忧参半 国内保能源安全推进价改

英国石油开始使用顶部压井法封补破损油井。北京时间527日凌晨,英国石油(BP)已经开始使用“顶部压井”(Top Kill)法来尝试封补墨西哥湾的破损油井。此举旨在封堵正在泄漏的原油和天然气,然后再用水泥来修补这口油井。如果这种方法取得成功,那么将可结束一个多月以来一直都在持续的原油泄漏事件。英国石油首席执行官唐熙华(Tony Hayward)在周三早上接受NBC电视台采访时称,利用“顶部压井”法来封补破损油井的程序可能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他曾在两天前表示,这种方法成功的可能性为60%70%

奥巴马宣布暂停近海石油开采。5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为加强对油气开采工业的监管,防止与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将暂停近海石油钻探和勘测。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表示,阿拉斯加沿岸两处原定进行石油勘测的项目将暂停进行,墨西哥湾和弗吉尼亚州沿岸的石油开采租约销售将被取消,联邦机构6个月内将不再发放新钻井许可,墨西哥湾现有的33个深海油井的勘探活动也将暂停。

新加坡海域约2000吨石油泄漏。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25日,一艘马来西亚籍油船与一艘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籍货船当天在新加坡海峡樟宜东附近相撞,约2000吨石油泄漏。

巴西国油在海上坎普斯盆地获轻质原油发现。路透社巴西利亚525日报道,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近日在巴西海上坎普斯盆地发现了两个分开的轻质原油储量,估计拥有大约1.05亿桶轻质原油。

新疆克拉玛依“魔鬼城”蕴藏3.6亿吨稠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5月24日透露,科研人员在克拉玛依“魔鬼城”附近的“重18井区”发现了3.6亿吨稠油储量,这一地区的稠油工业热采工作即将启动。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戴翔说,克拉玛依“魔鬼城”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稠油资源,通过几十年的勘探评价,现已基本确定此处蕴藏有3.6亿吨稠油储量,“重18井区”预计可申报储量7000多万吨,“它的开发将是新疆油田维持稠油开发规模的重要支撑”。

中巴签百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保障能源进口稳定。中石化集团525日透露,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以及中石化三方尝试“石油换贷款”合作模式,巴西石油与国开行签署了为期10年的100亿美元贷款协议,同时与中石化敲定为期10年的原油长期出口协议。这笔贷款换石油的协议从去年开始加速推进,最终签订无疑为我国稳定的能源进口提供了一定保障。

中国首个智能化油田开始建设。中新社乌鲁木齐527日,新疆油田公司召开智能化油田规划编制启动工作会,至此,新疆油田公司由数字化建设开始向决策智能化阶段正式迈进。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孙晓岗介绍,作为中国首个提出并建设智能油田的企业,新疆油田公司本着“站在高起点、达到高水平,为中国国内智能化油田建设做示范”的原则,采取与全球知名IT公司联手的方式,于5月中旬进行了全球招标。最终,IBM公司在6家公司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