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1、泰国漏油事故致大量生物死亡 (图片来源:新华网) 泰国多个机构近日对原油泄漏事故发生地附近海域进行调查后发现,大片浅海海域的珊瑚礁受到油污污染,10%至20%的海洋生物已经死亡。 泰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部下属的海洋和珊瑚资源厅在一份报告中说,泄漏的原油抵达阁沙湄岛西岸后,该机构召集专家组成调查组,前往该岛周边11处浅海海域检查珊瑚礁状况。初步结果显示,大多数潮间带已被油污污染,10%至20%的海洋生物,尤其是岩蟹、海螺、牡蛎等已经死亡。 报告说,未来一年内,该调查组还将持续监控这片海域,以分析漏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的中长期影响。另外一项由泰国农业大学渔业学院组织的调查也显示,阁沙湄岛西岸以南有大约20片珊瑚礁遭到污染。 泰国司法部特别调查厅已对漏油事故展开调查,初步结果显示,事故可能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2、康菲同意出售加拿大Clyden油砂租赁权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已经同意将Clyden油砂租赁权以约7.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帝国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加拿大子公司,因为康菲石油公司将继续剥离其非战略资产。 康菲石油公司当前正在进行为期三年的重新定位,公司已经出售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并计划剥离更多的业务,从而将精力集中在快速增长的美国页岩油气业务上。 Clyden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Fort McMurray南部的阿萨巴斯卡油砂南部边缘的附近,包括22.6万英亩未开发的土地。帝国石油将购买27.5%的租赁权,而埃克森美孚加拿大公司将购买剩余的份额。
3、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泄漏危机加剧 污染程度难测 日本核监察机构8月5日表示,由于受损严重的福岛电站蓄积的高放射性地下水已泄露至海水中,此次事件将造成难以控制的危急局面。 日本核管理机构特遣组长官金城表示:“我们现在正面临紧急的情况,阻挡放射水的隔离层出现破裂,受污染的地下水即将到达地表,放射性物质的排放量将超过‘法定额度’。对此,东京电力公司的补救措施只是暂时的。该公司的危机意识很差,因此我们不放心将后续事宜交给它单独处理。” 专家表示,由于排放的受污染水的密度和体积不明确,目前无法估量其对海洋造成的危害程度。而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尚未意识到危机的存在。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埃里克?诺曼指出:“人们无须对这次泄露感到担心,太平洋异常广阔,两国之间相隔甚远,且屏障重重,福岛核电站的任何灾难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 2011年日本的地震与海啸使福岛核电站严重受损并发生核泄漏。东京电力公司因处理不当且试图掩盖过失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东京电力公司日前表示正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污水泄漏到附近海湾,并为引起的“不便”和担忧向福岛县居民、附近地区和公众致歉。
4、美国能源情报署削减2013年天然气价格预期 EIA在8月6日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月报中表示,亨利中心(HenryHub)交割地的2013年天然气现货价格料将平均3.7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低于7月份的3.7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该机构将其2014年的预期值从7月份的3.91美元上调至3.9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近几周天然气期货价格显著跌至五个月低点,因气象预报称人口密集地区如中西部和东北部8月大部分时间内的天气较往常凉爽。这抑制了燃气降温需求的预期,从而导致天然气储备增加。EIA表示,4月1日国内天然气运作库存为7,500亿立方英尺,比去年同期减少30%。7月底与去年水平的差额稳定降至3,700亿立方英尺。该机构表示,预计10月底天然气库存将达到今年高峰3.8万亿立方英尺,比去年达到的库存高点约低1,300亿立方英尺。同时,该机构对国内天然气供需的预期较7月份略微降低。2013年天然气产量料将为663.3亿立方英尺/日,预计日需求量为699.3亿立方英尺。
5、德国绿色能源电价分摊费或将增长三分之一 德国绿色能源电价分摊费一路上涨且有可能继续走高,专家预计明年每千瓦时分摊费将上涨约7欧分。但如果政府有意干预,这一上涨势头或许可以得到遏制。绿色能源并网费用不断上涨,增加了消费者和企业的能源成本。仅7月份电网运营商就向绿色能源发电企业支付了8.5亿欧元,大于他们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获得的电价分摊费和向交易所售电收入之和。目前赤字总计17.5亿欧元,这一趋势仍将持续。电网运营商预计到9月底,赤字总额将超过30亿欧元。2014年绿色能源电价分摊费将以今年9月的数据为计算基础。从数学角度,根据最新的月度数据,2014年德国电价分摊费完全有可能上涨7欧分或高于7欧分/千瓦时,增幅达到三分之一。德国家庭年平均用电量为3500千瓦时,届时将新增70欧元用电开支。德国四大电网运营商7月份收入18.3亿欧元,支出26.8亿欧元。目前电网运营商垫资部分,必须在2014年从消费者处得到偿还,包括利息。今年7月仅利息就达1000万欧元。
国内新闻 1、欧盟不对我光伏产品采取反补贴措施 欧盟委员会8月7日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作出初裁。当天欧委会发布公告称,欧盟暂不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但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及相关部件产品反补贴调查仍将继续。 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始于2012年11月8日。反倾销调查初裁比反补贴调查初裁早两个月,欧盟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经过两个月的密集磋商,中欧双方就反倾销案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并于8月6日开始执行。根据协议,90余家中国光伏企业同意为出口至欧盟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限价,这些企业对欧出口额占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70%,这些企业无需缴纳惩罚性关税,没有参加协议的企业则需要向欧盟缴纳47.6%的反倾销税。 这个“价格承诺”谈判结果已涵盖反补贴案,同时欧方事实上对“双反”案做了并案处理。欧委会将在今年12月5日一并公布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的终裁结果。欧盟贸易委员会发言人约翰。克兰西7日对媒体说,现阶段,欧盟针对同样的产品采取的临时反倾销措施以及“价格承诺”协议已经消除了欧盟相关行业面临的伤害。但是,不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决定并不影响12月的终裁决定。
2、山西7大煤企联手5大国电 签订中长期购销协议 8日下午,山西省内7大煤炭集团与中国华能等5大国电集团及省外电力企业签订煤炭购销中长期协议,并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煤电市场化改革、建立新型和谐煤电关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此次购销协议签订双方按照“自主衔接资源、自主签订合同、自主协商价格、自觉履行合同”的原则,开创性地用经济合同的形式签订了煤炭供需协议,明确约定了煤炭供应的数量、质量。在价格确定上,双方以多种形式明确约定结算价格,比如,阳煤集团与华能集团一次性锁定了一年内的煤炭吨价和供应总量。 国电集团董事长乔保平表示此次签约不仅创建了煤电企业战略合作新机制,有利于煤电双方实现共赢,对于破解煤电矛盾将发挥重要作用,也更有利于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青海发现大型铜镍钴矿 资源量有望超过50万吨 青海地矿局地质勘查找矿取得新突破——在格尔木夏日哈木地区发现大型铜镍钴矿。 项目现场总指挥表示,在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地区以前找矿资料几乎空白的情况下,经过短短两年的勘查,发现一处大型铜镍钴矿,初步估算资源量镍30万吨以上,钴1.5万吨,已达大型以上矿床规模,通过进一步工作,资源量有望超过50万吨以上,达到超大型规模,有望成为国内有规模的镍矿。 夏日哈木铜镍钴矿是青海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具有一定规模的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该矿床的发现昭示区内该类型矿床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对区域上乃至整个东昆仑地区寻找该类型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夏日哈木铜镍钴矿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类似特征,以前成功的类似矿床有超大型金川、喀拉通克、黄山等镍矿,大型的红旗岭、多宝山等镍矿床。该矿床潜在经济价值预计700亿元,将来的大规模开发将有力地促进海西州的经济发展。
4、能源局发布十二条市场监管要点 弃风弃光可约谈 国家能源局下发《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近期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近期国家能源局将着力开展的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涵盖了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消纳监管、深化电力调度监管、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促进解决无电人口用电、探索油气煤炭等行业监管等内容。通知强调,对于弃风、弃光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可开展约谈约访。 通知同时要求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开展直接交易的电量规模,按照东中西部差别化的政策,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避免将直接交易异化为向特定企业的让利优惠。
5、大范围高温推高全国用电量 电力供需总体平稳 近期大范围高温天气推高全国用电水平,入夏以来全国日发电量已累计11次创出新高,但因占七成的工业用电量增速低迷,电力供需总体平稳,未现“拉闸限电”。用电水平持续高位,电网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其中,8月6日全国发电量达175.19亿千瓦时,较去年夏季最大值增长14.65%,当天由国网调度的电量也创出历史新高,达143.45亿千瓦时,较去年夏季最大值增长19.7%。广东电网7日调度的用电负荷第五次创下新高,达8347.1万千瓦,同比增长6.14%。 华北、华东、华中、西北4个区域电网的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1.83亿、2.14亿、1.48亿千瓦和6552万千瓦;北京、天津、冀北、冀南、山东、蒙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重庆、辽宁、蒙东、青海、宁夏、新疆21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北京、上海均为时隔三年再创用电负荷新高。由于电网负荷持续攀升,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电网实施了有序用电方案,但没有使用“拉闸限电”措施。 供电部门认为,高温天气推高的是居民生活用电尤其是空调用电负荷,而占到用电量七成以上的工业用电因受经济增速缓慢的影响仍然比较宽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7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1%,以往冲在前头的第二产业用电仅增长4.9%,略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但第三产业用电增长9.3%,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尤其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月份猛增至9.3%。 国家电网预计,空调负荷推高整体用电水平的状态将持续到8月中旬。中电联预计,第三季度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全国用电量增速将有较大回升,华北和华东部分省份在高温时段电力供需出现“紧平衡”,东北和西北地区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但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主要新闻来源:新华网、国际能源网、中国能源网、国际电力网、国家能源局、中国网、人民网、中国电力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