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商品交易所2008年3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走势
(图片来源:国际石油网)
受美元走软,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局势动荡,美国与委内瑞拉之间持续的紧张关系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减产预期等诸多因素影响,本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涨,首次突破103美元/桶。与此同时,关于中国石油价格机制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际油价的高企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绿色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此外我们还需看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国内能源供应形势严峻,电煤紧张问题将成为2008年电力供需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美元持续贬值,石油期货价格创历史新高
本周,由于尼日利亚石油减产、伊拉克石油供给中断、英国天然气中转站爆炸等事件的影响以及美国对欧元汇率的持续走低,使得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在过去的5个交易日中有4个交易日上涨,2月2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创下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03美元/桶。
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重申,欧佩克(OPEC)需增产以抑制每桶逾100美元的油价,但是据委内瑞拉和利比亚政府官员透露,欧佩克即将于3月5日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上研究市场形势,从目前情况来看,欧佩克可能将决定维持目前的产量水平不变,甚至有可能减产。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一方面会增加原油期货对于持有其他强势货币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会推动部分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转而买入原油期货,以避免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这样可能导致更多的投机资金进入原油期货交易,从而进一步的拉升油价。
中国石油市场“独立”却不“自主”,国内油价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销往亚洲的石油价格参照的是普氏价格指数。由于普氏价格指数是基于现货市场交易情况评估得出,很容易被操纵。根据历史数据统计,销往东南亚的沙特轻质石油平均每桶要比销往美国的高3美元左右,仅此一项就使中国每年的石油进口成本增加5亿至15亿美元。
为了扭转被动的接受国际油价的局面,减少不必要的石油进口成本,中国必须加快改革石油价格机制的步伐,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石油金融战略,鼓励更多企业进入国际石油金融市场,积极尝试石油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尽快建立石油期货交易机制。
全球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绿色经济”悄然兴起
200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了24万兆瓦,比2004年增加了5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组建的“21世纪可再生能源网络”发布报告显示:目前至少有60多个国家制订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欧盟已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所有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的目标,而中国也确立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2007年,全球并网太阳能发电能力增加了52%,风能发电能力增加了28%。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万个家庭使用安放在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获取热水,250万个家庭使用太阳能照明,2500万个家庭利用沼气做饭和照明。
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发展也十分迅速,投资资金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双边和多边发展机构以及小型的地方投资者纷纷介入这一领域;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仅2006年就为全球提供了240多万个就业机会,其中110万个来自生物燃料的生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表示,全球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升传递着“绿色经济”正在快速兴起的信息,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的全面发展。
国内能源行业喜忧参半,电煤供应形势严峻
2月28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与大庆石油管理局实施重组,整合后统称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保留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名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石油消费量和净进口量也大幅增长。这次业务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是中石油集团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需要。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抗冰救灾期间应急错峰用电预案》,预测3月份电力缺口将达到1200万千瓦。广东省经贸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省电力供应情况并且发布《广东省抗冰救灾期间应急错峰用电预案》。根据应急预案,不仅工商业用户要较大幅度消减用电负荷,机关事业单位也要参与停电错峰,预测广东省三月份的电力缺口将达1200万千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电煤、来水及气候成为共同影响2008年电力供需关键因素》:部分舆论认为,电煤紧张是由于近时期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暂时现象,对长期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电煤、来水及气候成为共同影响2008年电力供需关键因素》报告称,电煤紧张问题将成为2008年电力供需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这是自2006年以来,中电联首次重提电煤供应紧张问题。
结束语
美元的持续贬值不断的推高油价,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必须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应对油价波动,尽快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目前一些产油国政府已经开始要求买家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进行结算,不少国家都表示愿意用人民币来结算;因此,中国应该把握机遇,建立“石油人民币”。同时,“绿色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也对中国传递着积极的信号,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经济结构的向“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资料来源:人民网、信息时报、上海证券报、新华网、国际能源网、国际石油网、中国经济网、经济观察网、第一财经日报、煤炭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电力行业门户网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