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在瑞士首飞 ,中国已超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
(2014/06/02-2014/06/08)
国际新闻
1.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在瑞士首飞
图1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来源:中新网)
6月2日,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2号在瑞士西部城市帕耶讷成功首飞。据介绍,今年4月9日正式亮相的“太阳驱动”2号是“太阳驱动”号的升级版,它超越“太阳驱动”号成为目前全球体积最大的太阳能飞机,它的翼展达72米,堪比波音747-800型客机,重2.3吨,最大飞行高度可达8500米,最高时速为140公里。“太阳驱动”2号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机翼上安装有17248块超薄、高效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驱动”号一样,“太阳驱动”2号在飞行中无需一滴燃料,仅依靠阳光就能实现昼夜飞行。按计划,“太阳驱动”2号明年3月将从海湾地区起飞,经阿拉伯海,进入印度、缅甸、中国,然后跨越太平洋前往美国,再飞往南欧和北非,最终回到起点。
2.风电已成欧洲最廉价发电模式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在快速下降,这是技术进步和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的必然趋势,已不是新闻,但在这个下降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依然值得我们关注。近日,葡萄牙电力公司EDP发布报告称,在同化石能源发电、水电、核电的发电成本比较中,风电已胜出成为欧洲最廉价的发电模式。EDP是葡萄牙最大的能源公司,也是全球第四大风能运营商,该公司控制的24GW年发电量中约有8.7 GW为陆上风电。在报告中EDP称,陆上风电的发电成本比燃煤发电和天然气发电都便宜,具体数字为:比天然气发电约便宜20%,比燃煤发电便宜1/3。成本降低已使陆上风电成为欧洲最具经济吸引力的发电模式之一。
在主权债务危机袭击过后的欧洲,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了许多国家增强经济稳定性、减少对外国化石燃料进口依赖的选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风能有望继续获得欧洲各国政府的有力支持。除了上面提到的现实选择外,欧洲是新能源战略的发源地,也是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先锋力量。在那里,民众的环保意识也更强,他们更倾向于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3.美宣布减排计划 美媒体纷纷赞誉并催中印跟进
“美国有史以来在对抗气候变暖问题上作出的最有意义行动”——6月2日,奥巴马政府的减碳计划一公布,媒体便纷纷将这一赞誉送给它。该计划准备在6年内,将美国境内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少5%,并在2030年前把碳排放进一步减少30%(以2005年为基准)。尽管这一计划的细则明年才能定案,真正生效也要等到2016年后,西方舆论已开始借此催促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跟进。路透社2日引述驻联合国官员的话称,如果奥巴马的这一计划能得到实施,接下来美国就可以对中国和印度说,“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做了,现在该你了”。
国内新闻
1.报告称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4》6月7日在京发布。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8.7G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0.6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12GW,同比增长了232%,接近欧洲2013年新增装机容量总和。据此分析,全球光伏市场从以欧洲为核心区域逐步向亚洲转移,中国超越德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
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总发电量22513.8TWh,同比增长4.3%。尽管化石燃料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比重的70%,但新能源发电依然延续了高速增长的趋势,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到13%,占全球发电量总额的5.2%。除了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中国光伏融资额2013年也达到235.6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21.1%,相当于整个欧洲的融资额,位居全球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中曾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经过一年的发展,这一预测被得到了证实。
2.京津冀地区煤改气工程将创造上千亿投资需求
为进一步细化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近日与北京、天津、河北及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分别签订《“煤改气”用气保供协议》,在确保民生用气的前提下推动“煤改气”工程量气而行、有序实施。
根据上述协议,京津冀三地政府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将保障民生用气供应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优先保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用气供应安全可靠,决不能因实施“煤改气”影响民生用气需求。在协议签订1个月内,地方政府将组织城镇燃气经营企业、直供用户等与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签订天然气购销合同。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要积极落实气源,严格执行天然气购销合同,保障天然气供应。协议执行过程中,国家能源局将对协议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协议约定的“煤改气”供气量的履行和使用不被挪用。京津冀全面实现“煤改气”工程,预计将创造上千亿元的投资需求。
3.两大电网签“抗霾线路”军令状
国家能源局官网日前的消息显示,国家能源局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签订《大气污染防治外输电通道建设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根据《任务书》要求,国家能源局与两大电网公司将加快推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经北京、天津至山东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等12条大气污染防治外输电通道建设。按照国家能源局的文件,包括9条特高压线路在内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获批源于 “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由此来看,建设加快和环保关系紧密。
渤海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特高压提速信号明确。“国网和南网签署《任务书》,标志着多部委牵头,国网主导的特高压项目正式进入加速期。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安全经济、科学务实的原则,12条特高压线路有望迎来批量式审批时代。”
(主要新闻来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人民网、中国能源网、环球时报、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