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1. 贸易战争:三大市场夹击中国光伏 今年9月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举措(不完全统计) (图片来源:中国企业报) 美国商务部10日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做出最终裁定,认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此类产品时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18.32%至249.96%。同时,还裁定中国输美的此类产品接受了14.78%至15.97%不等的补贴。 根据目前日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定于今年11月23日左右做出终裁。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做出肯定性终裁,即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此类产品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商务部将要求海关对相关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11月初,欧盟即将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反补贴”调查,这将与9月6日刚刚立案的“反倾销”调查一起,成为至今中国贸易领域遇到的涉案金额最大的双反案件。目前案件的进展已经进入关键程序阶段,“反倾销”调查的抽样结果即将公布。同时,印度也将在此期间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双反”调查,海外三个市场形成了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巨大压力。就在出口市场遭遇围攻之际,中国政府在光伏发电领域频频发出利好信号,期望一方面支持一些光伏企业走出困境,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国内光伏市场。但真正走出困境依然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生存还是死亡?光伏企业正在经历“凤凰涅槃”,看谁能够撑过这个最艰难时期。
2. 土叙紧张局势推涨国际油价 主要受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推动,国际油价11日上涨,布伦特油价突破每桶115美元。 土耳其10日出动两架战机拦截了一架从莫斯科飞往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客机,将其迫降在安卡拉,并没收客机上的疑似武器的“可疑货物”。此举引发土叙矛盾升级,还招致俄罗斯的指责,使事件复杂化。 另有报道称,叙利亚东部省份的输油管道遭到袭击而出现漏油,加剧市场投资者对中东地区石油供应的担忧。同时,北海地区油田维护造成的石油出口滞缓也继续加剧全球石油供应风险,推涨油价。 而据当天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在截至10月6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大减3万人,降至33.9万人,为2008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远好于市场预期。加之最近公布的9月份非农就业报告也好于市场预期,投资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乐观情绪增强,也助涨油价。 美国能源情报署当天公布的上周石油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因进口和本国生产上涨而增加170万桶,但是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则分别减少50万桶和320万桶。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2美分,收于每桶92.07美元,涨幅为0.90%。11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38美元,收于每桶115.71美元,涨幅为1.21%。
3. 全球绿色增长论坛第二届年会在哥本哈根开幕 为期两天的全球绿色增长论坛第二届年会8日在哥本哈根开幕,200多位来自全球政商界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在本次论坛上就如何促进公共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以推动世界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展开讨论。中国国家能源管理局副局长刘琦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发言。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资源效率和增长”,将重点讨论公共与私营部门之间如何在基于生物增长、能源效率的融资、电网改造升级、绿色增长城市、水资源和能源系统转换等方面开展和扩大合作。此外,公共与私营部门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上开展融资合作以降低投资风险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 为促进全球尽快实现绿色增长转型,中国在2012年加入全球绿色增长论坛,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开幕式上说:“中国正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供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他呼吁,政府公共部门应与私营领域进行紧密合作,消除在绿色贸易方面上壁垒。
国内新闻 1. 内蒙古自治区将建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 2012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11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布局十二五,谋划煤炭工业新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波出席论坛并演讲。 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内蒙古定位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为内蒙古加快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波说,今后内蒙古将不断推进大集团建设、大基地的建设、煤电用一体化建设。“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全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和重组的工作。目前新的一轮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正在进行中,到2013年年底,全区地方煤炭生产企业数量将由目前的353户调到80-100户。在地方企业中,形成1-2户亿吨级、5-6户500万吨,15-16户千万吨级的煤炭生产企业。 内蒙古还将坚持“西部适度建设、东部重点建设”的要求,保护性地开发阿拉善、乌海、鄂尔多斯棋盘井地区的无烟煤和焦煤,重点开发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地区的褐煤资源。经过努力,建设4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6个5000万级的煤炭生产基地。 此外,内蒙古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冶金、煤炭-电力-多晶硅-光伏制造、煤炭-电力-稀土新材料、煤炭-电力-煤化工、煤炭-电力-氯碱化工和氟化工、煤炭-电力-建筑陶瓷、煤炭-电力-云计算等“煤电用”一体化产业链,提高能源就地加工水平,加快能源密集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中石油在新疆南部布局天然气深加工项目 中国石油阿克苏大化肥项目10日在新疆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该项目总投资达32亿元人民币、装置建成后将年产合成氨45万吨、尿素80万吨,这是中国首次在西气东输气源地建设大型天然气深加工项目。 新疆阿克苏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主力气田克拉2就在阿克苏地区。最近几年,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在该地区又发现了一批气田。 阿克苏大化肥项目是目前新疆南部腹地规模最大的天然气深加工的项目,预计2015年建成,建成之后每年可以转化天然气5亿立方米,生产合成氨45万吨,尿素80万吨,不仅可以满足当地的需求,还可以出口中亚和南亚国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吉平表示,阿克苏大化肥项目是中石油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深化企地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了解,该项目原料用气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英买力气田供应,装置工艺主要采用国产化工艺技术,工业废气、废水排放优于国家标准,合成氨综合能耗、尿素物耗及节能节水等各项指标均居国内先进水平。
3. 国土资源部:页岩气发展“两步走” 10月10日,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页岩气探矿权第二轮招标将于10月底开标,届时将有90余家企业参与。同时,为加快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市场化与商业化进程,国土资源部对页岩气勘探开发提出了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允许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参与那些与常规油气矿权无重叠的页岩气区块的招标(占全国页岩气总区块面积的23%),探索和完善招投标市场竞争机制;第二步,对那些与常规油气矿权重叠的页岩气区块的探矿权也将招标出让(这部分约占全国页岩气总区块面积的77%)。考虑到这部分区块与常规油气矿权重叠这一事实,国家会考虑给予几大石油公司优先开采权。但其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达到规定的勘探投入额度、打井密度或钻达目标,国土资源部将取消其开采资格,对这部分区块实施公开招标。 “中国页岩气储量世界第一,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准入与竞争机制,商业化开发必然提速。预计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将达600亿~1000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油气供不应求的矛盾。”张大伟说。
4. 江西拟收储铜钨稀土等资源产品 江西省政府官方网站近日发布信息,为促进江西省工业和外贸出口平稳较快发展,江西省政府决定建立全省工业和外贸促生产保增长协调机制,重点做好包括“对省内国有企业生产的铜、钨和稀土等战略性资源产品进行收储”在内的八项工作。 受上述消息影响,10月8日午市后江西铜业、章源钨业等个股出现快速拉升,最高涨幅一度触及5%。
5. 亚洲最大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并网 10日,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上海老港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正式并网。该项目满负荷生产后每年可向上海电网输送绿色电力约1.1亿千瓦时,解决约10万户居民的日常用电,年电费收入约7000万元。常务副市长杨雄出席并网仪式。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体回收发电厂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一、二、三、四期工程组成,占地面积达6.5平方公里,日处理生活垃圾接近1万吨,占全市垃圾产出量的50%以上,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 垃圾填埋场堆体中有机垃圾发酵产生的填埋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甲烷,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老港填埋气发电工程发电所用的燃料100%来自老港填埋场垃圾填埋产生的填埋气。 据测算,该工程完全满负荷生产后,一方面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78万吨;另一方面,工程每年可减少填埋场区约8100余万立方米可燃易爆填埋气体直接向大气中排放,彻底改变填埋气无序排放的状态,对减少臭气和改善填埋场周边空气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该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可通过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产生销售收入。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网,中国化工报,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