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日澳煤炭谈判价格敲定,煤价飙升200%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进入2008年后,国际石油价格并没有在预期中回落,反而一再冲高。这也带动了其他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上涨。在日澳煤炭谈判价格飙升200%后,中日煤炭价格谈判正陷入僵局,中方要求提高煤炭出口价格,而日本方面认为煤炭价格在今年仍有可能回落,因此不愿意接受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国内过分依赖火电的弊端也在逐步显现,电煤短缺,成本上涨造成了国内电力企业的大面积亏损。
印尼将取消对煤炭的出口限制,中国炼焦煤价格持续走高
4月8日,印度尼西亚官方称其将不设任何限制煤炭出口的规定,今年早些时候印尼政府曾表示该国从2009年开始可能限制煤炭出口,将每年煤炭出口限为1.5亿吨,以满足国内电力及其它行业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煤出口国,印尼在这个时候宣布取消煤炭出口限制,一方面是为了平息其限制煤炭出口给亚洲煤炭市场供应所带来的恐慌,另一方面可能是近期国际煤价飙升,印尼政府希望扩大煤炭出口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2007年开始,国内优质炼焦煤资源紧缺,炼焦煤价格已持续走高。至2008年4月初,国内炼焦煤价格已经由2006年底的500元/吨逼近1000元/吨大关。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的焦煤价格均已突破130美元/吨。尽管国内炼焦煤价格已经大幅上涨,但与国际价格相比仍存在比较明显的价差。因为两个市场的关联性并不是绝对的,并且由于中国炼焦煤自给率较高,本轮国际焦煤价格上涨对中国炼焦煤的影响有限。但是当前国际炼焦煤价格的大幅度上升肯定会对国内炼焦煤价格形成支撑作用,所以预计今年焦煤价格可能还要继续上涨。
日澳煤炭谈判协议达成,中日煤炭价格谈判将借鉴日澳谈判
日澳煤炭谈判协议达成,涨幅达200%。4月9日,据日本媒体报道,2008年日澳煤炭价格谈判基本敲定,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新财年出口日本的焦煤价格从98美元/吨上涨到300美元/吨,涨幅达到200%,Xstrata出口日本的动力煤价格从55美元/吨上涨到125美元/吨,涨幅125%。日澳煤炭谈判协议的达成再次推动国际煤价飙升,该价格可能成为此后亚洲地区动力煤合同价格的基准,并影响到中国的动力煤出口价格。
按照惯例,中国的煤炭出口价格将参照澳大利亚出口日本的动力煤价格形成。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在亚洲煤炭市场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澳大利亚对亚太地区的出口量在2亿吨以上,而去年中国煤炭的出口总量也仅为5000多万吨,澳大利亚的煤炭企业在亚太动力煤市场上是最具定价能力的。
受煤炭出口限制影响,中企亮出中日煤炭谈判底线。受日澳煤炭谈判结果的影响,4月9日,中国神华集团总裁凌文表示,将会根据澳大利亚签订的煤炭价格来确定2008年公司的煤炭出口价格基准,虽然具体的出口价格目前还没有确定下来,但是与澳洲方面相比不会有太大出入。从2007年出口数据看,中国出口日本的煤炭占29%左右,韩国占36%,日韩是中国煤炭的大买家。此举无疑意味着,正在胶着状态的中日煤炭谈判中中国企业亮出了底线。这也对下一步的中韩煤炭谈判起了参考和标杆作用。
由于受到政府煤炭出口限制政策影响,2008年,中国煤炭出口配额大幅缩减为5300万吨,比07年下降了1700万吨左右。所以此次中日煤炭谈判,日本企业一直采取等待观望的态度,直到中国煤炭出口供应局面明朗化。最终中日煤炭协议价格的确定取决于现货价格和供需双方对未来价格水平的判断。但由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在运输上具有优势,所以预计中国煤炭出口价格涨幅不会低于日澳价格。加之煤炭供销相对紧张,中国出口政策持续收紧,中国出口动力煤价格涨幅或达到100%以上。
火电弊端初现:电煤供应量将出现缺口,电力企业亏损严重
2008年中国电煤供应量将出现缺口。过去几个月来中国经历了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电力短缺,主要原因是煤炭供应量减少。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下属的价格与财务监管部主任邹逸桥预计,今年火力发电用煤炭需求将超过14亿吨,较 2007年的12.82亿吨上涨1.18亿吨。据外电报道,中国今年的火力发电用煤炭供应量预估将较实际需求低2.5-3亿吨,这预示在未来数月中国电力可能将继续出现短缺。
截至目前,中国五家主要的发电集团尚未完成签署今年所需煤炭的一半供应合同,而目前的煤炭价格已经较2007年水平每吨上涨了30-40元人民币,加之煤炭供应量的短缺、国际煤炭价格上扬,电企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电企亏损严重,呼吁启动煤电联动。根据中电联4月7日发布的2008 年1-2 月份电力工业经济利润情况简要分析》显示,受年初雪灾及煤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头两个月电企利润急降,全行逾40%企业亏损,亏损额达138 亿元,比去年同期多218%。4773 家电企中有1990家亏损,亏损面达到41.69%,比去年亏损面最高值还要高6.35 个百分点。煤价上涨是发电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曾预计2008年的煤炭成本增加40亿元,但今年前3个月,煤炭采购成本已增加了70亿元。而中电投去年全年的利润为45亿元。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认为有必要启动新一轮煤电联动。陆启洲表示,实行新一轮煤电联动后,电价如果提高3分钱,将使CPI提高0.1%-0.2%,实际上对CPI的影响很小。
事实上,最近两年,五大发电集团和中电联已多次向国家发改委上书,要求启动第三轮煤电联动。不过由于担心电价上涨致使CPI进一步上扬,政府部门在启动煤电联动方面极为慎重。此前,中国已于2005年5月和2006年7月实施两次煤电联动,部分缓解了发电企业的成本压力。短期之内,政府控制电价上涨是可行的,但长期来看,如果不理顺“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关系,在全行业落实节能环保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特别看点:前任国家领导人谈能源
江泽民撰文谈能源战略,阐述中国新能源发展道路。在上海交通大学112周年校庆前夕,江泽民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发表题为《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的文章,详细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文章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 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回答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大背景下,中国如何认识能源发展趋势,选择什么样的能源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问题。
文章由四大部分组成,重点论述了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
文章还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结束语
目前,国际煤炭价格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加上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国内煤炭进口量高于出口量,这些都造成了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过度依赖火电使得其今年亏损严重,所以,未来中国电力结构需要进行调整,我们要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入,以应对因燃料价格上涨而对电力企业带来的冲击。(主要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网,国际能源网,中国能源信息网,能源在线,解放网-新华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