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每周能源新闻»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发布 可再生能源产业信心提升[08/20]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发布 可再生能源产业信心提升[08/20]

作者:王兵    来源:王兵    日期:2012-08-20 访问量:

 

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图片来源:新华网、呢图网等)

正当工业用电需求萎缩,导致电煤库存大量积压,电煤价格下跌利润大幅缩水之际,可再生能源发电却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可谓好事多磨。

86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四个专题规划正式发布,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将新增发电装机1.6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6100万千瓦,风电7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50万千瓦,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争取达到总发电量的20%以上。

面对节能减排等发展要求,可再生能源必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应以市场化手段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市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专门设立章节阐述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然而,由于利用技术、电网结构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可再生能源也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不容小视。以下陈列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困境与规划发布带来的机遇,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可再生能源发展挑战诸多

风电:弃风现象亟待技术创新。以风电为例,这是技术最为成熟、开发规模最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近年来,中国风电规模已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风电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步凸显。

电监会发布的《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显示,“三北”地区并网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占全国85%以上,风电发展成效明显,但“三北”地区部分省区风电消纳情况不佳,弃风情况比较严重,弃风率约16%2011年“三北”地区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弃风电量对应电费损失约66亿元,风电弃风问题亟待解决。数据显示,2011年,“三北”地区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907小时,同比降低266小时。

所谓弃风,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

风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电输送出来。解决大规模风电输送,并网并非唯一出路,也未必是最好出路。如果距离过远,将面临巨大的输电成本投入。现在看来,就地消化是个方向,可开辟风电与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配套发展的新路径。这在大庆油田已经实现。

要克服以上问题,技术创新是第一位。我们目前引进了很多国外成熟的技术,但核心还在人家那里。技术创新也不单是企业的事,政府也要有所作为。新能源研发的“国家队”尚未形成,企业间的研发,又多是分散的,不成系统的。欧美国家不仅重视应用开发,在基础研究方面政府也投入较大。

水电:垄断导致生态破碎。中国是水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水利发电自然也是可再生能源当中的重中之重。专家认为,“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然而,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金沙江水力资源尽被五大水电巨头把持垄断,这将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碎,继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次生环境灾害。根据资料,金沙江的开发方案中,除唯一已建成的金安桥电站控股单位为民营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外,其余24级悉数被三峡、华润、大唐、华电、华能5家国有水电巨头把持。

金沙江为长江的上游,全长2308公里,流域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其干流落差3300米,水力资源1亿多千瓦,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

长期以来,我国对金沙江流域的综合考察研究工作开展甚少,缺乏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金沙江干流及其流域的科学考察研究还留下许多空白,特别是在地震断裂带、河谷地质灾害研究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在这样的研究状态下,正在金沙江中下游地区集群式展开的大规模水电建设,在其经济效益背后,对区域地质、生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令人关注。

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影响范围广、周期长,累积效应明显,有些影响甚至难以逆转。但由于水电运营成本低、收益快、回报高,很快成为各大银行追捧的优质投资项目。此外,随着生态补偿和移民要求的逐步提高,为减少外部成本投入,水电巨头又开始了“违规竞赛”,水电项目“超前发展”、“先占先得”、“未批先建”的现象屡禁不止。

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局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认为,金沙江流域集群式的水电建设狂潮,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等地区造成无法预测的叠加影响。

光伏:遭遇“双反”生死劫。光伏产业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然而,由于内忧外患的威胁,光伏产业却在遭遇“生死劫”。继美国对中国风电产品和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之后,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也展开了反倾销诉讼。具体情况如下:

今年5月份,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31%-250%的反倾销税的初裁,而该反倾销税将会叠加在之前因为接受中国政府不公平补贴而征收的4.73%的关税之上。其中,尚德被处以31.22%的反倾销税,天合被处以31.14%的反倾销税,其他中国公司被处以31.18%-249.96%不等的反倾销税。

724日,德国企业又向欧盟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立案与否对早已遍体鳞伤的中国光伏企业而言,这无疑是致命一击。

长期以来,中国光伏企业订单量有八九成来自欧盟,2008年以来,受到债务危机和各国政府下调太阳能产业补贴的影响,欧洲市场急速萎靡,使过度依靠欧洲市场的光伏企业陷入泥淖。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0亿元,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这直接反映在了光伏巨头身上。尚德电力201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净营收4.095亿美元,同比下降53.3%,净亏损1.33亿美元;总光伏(PV)出货量环比下降26.9%,同比下降22.1%

生物质:成本高亏损显而易见。目前国家在生物质能发电的上网电价上给予了扶持,每千瓦时电价比火电高两角钱左右,但是,我国的扶植力度与欧美国家比还是有差距。欧洲一些国家除了电价,在税收上的扶持力度更大。欧洲一些电厂之所以经营得好,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原料不仅不付钱,而且由于秸秆是按照垃圾处理,还要征收垃圾处理费,因此可以良性发展。我国与国外情况不同,一方面要通过发电避免农民焚烧秸秆引起污染等社会问题,一方面又要通过发电扶助农民。以上两点说明秸秆收购价格不能过低,而且随着此类项目的增多,收购价格还在上升。如国家在确定生物质能发电的上网电价补贴时,秸秆每吨价格被定在100元左右,而秸秆实际收购价格已达200-300/吨,如此高的原料成本增加了企业成本预算,以山东秸秆发电的上网电价为例,实际成本在0.65/千瓦时左右,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344/千瓦时)加上政府补贴电价(0.25/千瓦时),总计为0.594/千瓦时,亏损显而易见。亏损的状态迫使部分生物质能企业停产,因此国家在税收等政策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在生物质发电项目布局上国家也应该更科学规划,有序建设,避免一哄而上。如果布局太密集,势必会加大秸秆的收购和运输半径,而且还会导致原料价格上升,企业的效益就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可再生规划发布,加快塑造竞争力,迎来曙光

国家能源局15日公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根据该目标,到2015年,中国将努力建立有竞争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及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

从量到质的飞跃,建立有竞争力产业体系。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15日在北京召开成果总结会,会议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一系列目标,包括到2015年,风电将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1900亿千瓦时,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十一五”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经历了一个规模化快速增长时期和能力迅速形成时期,“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要在规模和基本产业链条形成的基础上,在质量上实现飞跃,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梁志鹏说,2015年以后,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可以有很大改善,可再生能源可以具备和其他常规能源同样的价格水平,此外,还将提供更多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平台、基础设施,让整个能源系统比较容易、比较自由、比较情愿地接纳可再生能源,以最终实现中国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中国要继续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创造新的条件实现一些突破。”梁志鹏说“如果现有的电力运行机制不做调整,电网容纳更多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就会遭遇‘瓶颈’。”

借力国际合作,突破难点和发展瓶颈。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模发展,中国将继续借力国际合作。“在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初期,中国主要关注的是获得国外资金支持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当前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应当实现从重资金引进向重治理合作的转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说。

财政部国际司副司长王忠晶说,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已经确定开展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二期合作。中国将使用全球环境基金赠款约3000万美元,解决可再生能源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CRESP一期合作从2006年开始,为期5年,共投入资金4022万美元。经评估,项目的实施带动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增长超过90亿元人民币,年新增可再生能源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王向东说,CRESP二期合作目标为更高效、更持续、更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把重点放在减少增量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加强上网和并网联系等三个方面。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整个能源结构互相配合、互相适应,需要统筹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煤电的发展,使整个系统有序运行。”梁志鹏表示,这将是CRESP二期合作研究的重点之一。

拟推配额制,加强行业管理。据透露,国家能源局下一步将推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目前该配额制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框架,可能在明年初形成和实施。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要继续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政策设计,特别是配额制、交易制度;大规模风电的并网、管理运行,包括海上风电,太阳能的分布式利用。

刘琦说,“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强风电行业管理,狠抓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提高风电技术和质量要求,对风电实行年度开发计划管理,保证风电开发有序进行;同时,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到2015年,在全国建设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

股价波动频繁 光伏板块耀眼

A股各版块全面上涨,新能源板块上涨4.41%,排名靠前。子板块方面,核电板块上涨6.22%,表现最佳;其次,风电、光伏板块分别上涨4.82%3.36%。本周美股太阳能中概股普遍上涨,无锡尚德周涨15.96%,股价重回1美元之上。

行业基本面。13-17日,多晶硅现货均价延续下跌至21.03美元/千克,较年初已下跌30%156mm多晶电池片均价下跌3.03%1.794美元/片,156mm单晶电池片均价下跌3.37%2.093美元/片。晶硅组件均价下跌0.54%0.739美元/瓦。欧盟若立案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光伏市场或出现抛货潮,将进一步打压产品价格。

行业观点和投资逻辑。随着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发布,太阳能2015年装机目标再次上调40%达到GW,对于近期身处贸易争端、产业寒冬的国内光伏企业,有一定提振信心作用。目前欧盟是否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成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预计高层方面近期将积极展开斡旋,力争避免欧盟立案。风电2015年并网目标1亿千瓦,未超预期,行业高速增长期已过。由于所并电网扩容的不同步,陆上风电弃风现象仍严重,对于风电实际并网比例的新规将进一步理顺风电装机和并网的节奏,海上风电仍处起步阶段,短期难以大规模应用,我们对风电整体仍不乐观。《核电安全规划》已获国务院审议通过,核电重启最大障碍已解除,启动步伐将明显加快。目前我国在建项目将在1516年形成装机高峰。预计新批的3000KW项目将在2018年左右形成又一装机高峰。而AP1000有望成为我国三代核电的主导技术。主设备厂商东方电气(600875)、耗材厂商中核科技(000777)、江苏神通(002438)、东方锆业(002167)都将重点受益。另外新进入核电高端领域的水电弹性龙头浙富股份(002266)有望借助中核平台,在控制棒驱动机构这一高毛利蓝海市场中分得一部分蛋糕,成为水电和核电双料弹性黑马。

其它要闻

美国考虑动用石油储备,防油价瓦解制裁伊朗成效路透社16日报道,美国政府重新打起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主意,以防油价上涨瓦解制裁伊朗政策取得的“成效”。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美国官员将在今后数周监察市场情况,观望汽油价格能否如同往年那样在93日劳动节假期之后回落。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最近数周上涨,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价重新站上每桶120美元,比7月的每桶90美元左右大幅上涨。随着油价重新走高,美国官员正在搜集市场信息,包括潜在需求、产量和伊朗石油出口数据。

美国和八国集团其他成员国今年春季曾考虑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可能性,后因油价下跌放弃了相关计划。美国这次重新考虑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原因有二,一是油价上涨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二是高油价可能干扰对伊朗的制裁。

鉴于美国政府尚未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现在谈论美国和其他国家将动用多少储备需要进一步观察。

新能源之战就是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之争。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近日表示,新能源被认为是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核心,而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在国际市场觅得先机。欧美国家相继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双反”,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国际贸易纠纷,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争夺先机的一场战争,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一场更为严峻的挑战。

全球进入中国收购时间,能源和电力业投资独领风骚。现今无需再挂念“8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的尴尬,因为在2012年,全球已然进入“中国收购时间”。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Dr. Gerard Lyons曾表示,“我们正从‘中国制造’阶段进入‘中国收购’阶段。”这一观点得到了多方数据的印证。816日,商务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其中,1-6月共宣布117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业务,其中披露金额的有87起,交易总额为216.27亿美元。”

毕马威《中国经济全球化观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美国,成为吸引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最大的国家,共宣布16起并购业务,累计金额57亿单位。欧洲紧随其后,共宣布36起并购业务,累计金额近53亿美元,中国对欧美的投资金额已超过总额的50%。加拿大虽然只宣布8起案例,但累计金额达到34.2亿美元,占比16%

缘何2012年能拉开“收购时代”帷幕?中国又为何能够加大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在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研究总监彭亚利看来,青睐美国原因有三: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欧元资产价格下降;二是政府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扶持力度;三是欧债危机为中国企业带来的潜在商机,比如,欧美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经营发生困难,希望寻找融资,或者放弃部分非主营业务的经营。

中国核电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安全达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818日发布了其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指出,将致力于成为管理先进、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能开发于运营商。截至20111231日,其所属核电厂已有近70堆年的安全运行业绩,处于国际中上水平,公司控股在运核电机组9台,年内安全发电444.35亿千瓦时,占中国大陆核电发电量的50.84%。公司所属运行核电机组多项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公布的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国核电表示,将坚持走核电自主化线路,充分发挥中核集团科研技术优势,大力提升运行机组和在建机组的本质安全水平,为我国核电“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支撑。截至去年年底,公司共持有40项注册商标,10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目前,正在进行长周期燃料循环和新型燃料组建引入专项研究等多个重大研发项目。另外,在为社会提供清洁高效能源的同时,将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境监测和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中国核电控股在役核电机组9台,装机容量649.6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0台,容量1028千瓦。拥有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江苏田湾等运营的核电站。以及浙江三门、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海南昌江等在建核电项目。

结束语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转向质量的关键期,能源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到了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2015年和2020年非化石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4%15%的目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培育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依据,将为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方向。

(新闻来源:国际能源网、国际石油网、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凤凰卫视、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国际在线等)